天上的風箏拉動地上的消費(記錄中國)
更新于:2025-04-21 10:43:54

本報記者  李  蕊

4月20日,遊客在風箏會放風箏。

本報記者 張 曾攝

4月19日,風箏會萬人風箏放飛活動上的風箏。

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攝

4月19日,小朋友在風箏會放風箏。

本報記者 趙永新攝

右手握乾坤圈,左手持火尖槍,“哪吒”腳踩蓮花、馭風而上;“人形機器人”穿著花棉襖,在空中“扭秧歌”;熱門遊戲中的運輸機,化作20米長的巨型風箏,騰空而起……

4月19日,第四十二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暨2025濰坊風箏嘉年華在山東濰坊世界風箏公園開幕,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只風箏在藍天白雲間“爭奇鬥豔”。

風箏會不僅是全球風箏愛好者的狂歡,更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支點。“濰坊風箏號”高鐵專列的開通,加上前期宣傳預熱,有效擴大了活動影響力。社交平臺上,網友戲稱“濰坊的天空卷出新高度”,而地上的熱鬧更勝雲端。

活動現場,五大主題消費展區人頭攢動:餐飲區,膠東大餑餑、周村燒餅香氣撲鼻,遊客排隊體驗製作煎餅;文娛區,非遺香雲紗手包製作、手繪風箏等活動引人打卡;智慧康養設備與旅居項目諮詢台前,圍滿銀髮族……

“天上放飛、地上消費”。山東借力風箏會平臺,串聯文旅產業、賽事經濟、健康消費,同步舉辦服務消費季,多家企業攜特色產品集結現場,推出系列優惠舉措。

如何接住這波熱度,把流量變“留量”?

“這次特意多待了幾天,沉浸式體驗了‘鳶都’文化。學習紮製風箏、印刷年畫,品嘗朝天鍋、肉火燒,不負此行!”北京遊客徐紫晴說。

濰坊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裡將風箏文化植入文旅產業鏈,策劃了齊魯天路自駕游、雲岡石窟藝術特展等特色活動。數據顯示,開幕首日,周邊酒店預訂量同比激增120%,餐飲商戶營業額平均增長65%。

借助這根“風箏線”,濰坊市同步舉辦體育賽事活動,將“體育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推介會、經貿洽談會等吸引大批中外客商參與,成為當地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

數據顯示,濰坊風箏及相關產業年產值已突破20億元,帶動全市10萬人就業。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1日 03 版)

“騎”行夢想
“騎”行夢想
2025-04-21 0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