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這位以幹練形象著稱的“鐵娘子”,在格力電器的空調領域書寫了輝煌篇章,幾乎讓“格力”與“空調”劃上了等號。然而,這位商業女強人並不滿足於單一領域的成功,她懷揣著更大的夢想,試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闢新天地。
早在新能源汽車浪潮初現端倪時,董明珠便敏銳地察覺到了機遇,銀隆汽車成為了她進軍車市的先鋒。這家企業推出了包括SUV、MPV在內的多款純電車型,設計新穎,有的模仿賓士Smart,呆萌可愛;有的則借鑒豐田阿爾法,氣派非凡。然而,美好的願景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擊碎。
銀隆汽車的核心技術問題迅速暴露,其刀片電池在續航、安全、穩定性等方面與行業巨頭如比亞迪、特斯拉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加之售後服務體系薄弱,定價策略失誤,銀隆汽車在市場上遭遇了滑鐵盧,銷量慘澹。儘管董明珠力挽狂瀾,但銀隆汽車最終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然而,董明珠並未因此氣餒,她以“格力鈦”為新品牌,再次向新能源市場發起衝擊。這一次,她將目光聚焦在了物流市場,推出了一款純電動物流麵包車。這款車型初期定價高達15.8萬元,但市場反應冷淡,不得不迅速降價至5萬元,降幅驚人。
格力鈦物流車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雖然擁有較大的空間和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但續航能力不足、滿載後性能下降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其市場競爭力。加之缺乏成熟的管道和售後系統,消費者對其信心不足,導致銷量持續低迷。
與比亞迪T5相比,格力鈦物流車的差距更為明顯。T5在續航、載重、能效、電控系統等方面均表現出色,且擁有完善的管道和售後體系。而格力鈦則在這些方面顯得力不從心,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基本需求。
如今,大量格力鈦物流車堆積在廠房附近的停車場,塑膠保護膜尚未撕去,車門上落滿灰塵,行駛里程幾乎為零。這些車輛成為了格力鈦造車夢想的沉重負擔,也見證了董明珠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挫折。
格力電器在空調領域的輝煌成就無法掩蓋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失意。董明珠雖然擁有夢想、魄力和執行力,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技術門檻、資金門檻、品牌門檻和使用者信任門檻遠高於空調領域。缺乏核心技術、造車經驗和管道深耕的格力鈦,在這場科技與系統性的長期戰爭中顯得力不從心。
儘管董明珠的造車夢想遭遇了挫折,但她的勇氣和決心仍然值得敬佩。作為企業家,她始終懷揣著為格力謀求長遠發展的責任感。然而,現實卻告訴她,跨界造車並非易事,需要尊重技術的複雜性,而不是低估其門檻。
如今,面對倉庫里堆積如山的格力鈦物流車,董明珠或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造車夢想。對於格力而言,回歸空調領域,繼續深耕細作,或許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