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戲,被戴“有色眼鏡”……
大眾百花獎最佳女主角馬麗,曾遭到不止一次的被嫌棄,背後真相很殘忍。
01
“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
“我用不了喜劇演員,他們不行。”
最近,在第二屆澳門國際喜劇節上,馬麗講述了一段自己被拒戲的親身經歷。
因為朋友覺得一個古裝戲角色很適合馬麗,就推薦她去演,當時那部戲的導演還是個名導。
可是,當導演看到馬麗的資料時,條件反射地否定了她喜劇演員的能力,對喜劇演員帶有極大的偏見。
馬麗曾在採訪中就無奈談過喜劇行業的困境,儘管很多人都知道喜劇最難演,最難拍,最難做,但是所有的獎項里都沒有喜劇,評委會覺得喜劇低su。
甚至有些藝術家們認為開心麻花的戲不屬於戲劇,對開心麻花持否定和排斥的態度,認為他們的戲登不了大雅之堂。
聽到馬麗在喜劇節的陳述,網友直呼:“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
想要打破偏見,太難了。
02
“是喜劇選擇了我”
2024年,馬麗憑藉電影《第二十條》獲得了大眾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這項榮譽對於一個喜劇演員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比其他演員都難。
馬麗剛畢業的時候是自卑抑鬱的。
“你上不上,下不下,你這樣的演員是沒有出路的。”
在馬麗剛畢業面試跑組的時候,因為外貌問題曾被人勸轉行,認為她的長相太“居中”,不是最醜的也不是最漂亮的,沒有特點。
不過儘管在外貌上打擊了馬麗的自尊心,但是馬麗也想通了一件事情,就是不想再被人選擇,她不再跑組,而是專心投入到自己喜歡的話劇舞臺。
而最開始演話劇的馬麗並不“搞笑”,她曾在嚴肅類型的話劇中表演。
後來馬麗又在一個小劇場出演話劇,出演了一個東北女性的角色,塑造了一個特別搞笑的性格。
本來只是在認真演話劇的她,沒想到觀眾看的樂聲不斷。
後來她被開心麻花劇組看中,邀請她加入,從此開啟了馬麗的喜劇道路。
馬麗曾在採訪中說,“是喜劇選擇了我”,命運不僅讓她遇到喜劇,給予她喜劇天賦,還治癒了她的抑鬱,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03
“我要為喜劇發聲”
“我希望他們說我是一個好演員就夠了。”
很多人認為喜劇演員就是在“扮醜”。
但是馬麗卻覺得,喜劇演員也是演員,有些演員選擇“扮醜”讓大家笑,但是馬麗想要選擇的喜劇是塑造好一個人物形象,她是在認真“演戲”,並非只是靠“扮醜”。
她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演員,想要用角色的魅力讓觀眾發笑。
“你能給觀眾帶來快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起初馬麗對於“喜劇演員”的身份也煩惱過,她害怕自己被框住,害怕別人認為她只會演喜劇。
但是慢慢地她發現正是這個標籤讓大家看到了馬麗,通過自己的角色,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我要為喜劇發聲”。
2024年,馬麗獲得了大眾百花獎最佳女主角,這是令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因為喜劇演員很少能獲得獎項,而馬麗做到了。
馬麗在臺上說了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在這裡我也要代表所有的喜劇人,感謝百花獎。”
這個獎項不光是對馬麗的認可,也是對她身後喜劇演員們的肯定,代表著喜劇演員也可以是一名好演員。
04
人們總是會被以前的刻板印象所影響,難以跨越成見。
除了喜劇,還有網文,短劇等都被戴過“有色眼鏡”,認為是“不入流”,“不正統”。
可隨著像馬麗這樣被百花獎等認可的喜劇演員的出現;網文被不斷改編為爆款劇;短劇獲得的巨大流量和市場;
這些領域正憑藉實力逐漸打破大家的偏見,展現出自身獨有的價值。
期待馬麗有更好的表現。
來源/小鯨魚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