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揭露新能源汽車行業消費糾紛:車廠承諾免費權益悄悄變付費
更新于:2025-04-14 07:34:19

IT之家 4 月 14 日消息,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眾多家庭的“新寵”, 與此同時,相關服務糾紛也隨之攀升,央視新聞今天便報導了一系列消費糾紛事件,主要涉及汽車承諾的免費功能悄悄變成付費、廠商過度宣傳智能駕駛、部分品牌汽車售後維修困難等。

央視網援引一位浙江杭州程式師方先生例子,他的車機螢幕曾反覆彈出一條提示 ——“方向盤加熱功能需付費訂閱”。這輛標榜“全功能預埋硬體”的新能源車,在購車時承諾“您買車時看到的功能後續免費開通”,如今卻成了“付費特權”。方先生後來查詢發現,購車合同條款中寫著“部分功能可能需另行開通”,“這分明就是文字遊戲”。

對此,湖南高新律師事務所律師表示,受汽車行業價格戰、“新舊款反覆運算糾紛”等影響,部分新能源車主反饋剛提新車不久,車企就推出新款車型“背刺老車主”,此舉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這種現像是往年鮮見的。

在智駕方面,多名受訪的新能源車主稱,一些新能源車企在行銷策略上各顯神通,為吸引眼球誇大智能駕駛功能等現象屢見不鮮,導致自己的實際體驗與心理預期存在顯著落差。

IT之家注意到,央視新聞援引林女士例子,有一次林女士例開車行駛在快速路上,車輛在開啟“L3 級自動駕駛”時未能識別施工路障,險些撞上隔離墩。“宣傳時說‘解放雙手’,出事了卻說是‘輔助駕駛’。”她向記者展示其購車時的宣傳視頻,畫面中的字幕寫著“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

而在維修方面,一些新能源車主正面臨“維修難、維修貴”問題。

上海車主鄭先生的新能源車前不久電池續航驟降 30%,儘管購車合同註明“電池健康度低於 70% 免費更換”,但車企檢測報告稱“電池正常衰減,未達更換標準”。更令他氣憤的是,他發現檢測設備竟由車企提供,“既是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公平性何在?”

此外,還有一些新能源車主遇到問題想要維修,卻連廠家都找不到了。

廣東新能源車主劉女士的某新勢力車型已停放兩個月。車企突然破產後,車門電子鎖故障導致車輛無法啟動,4S 店的電話已成空號。“官方 App 還能顯示車輛狀態,但維修預約按鈕已變‘灰色’。”她苦笑道。

央視網表示,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不少“成長的煩惱”。相關部門和企業需積極作為,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加大監管力度,不斷完善售後服務體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