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這齣戲,可比電視劇精彩多了!但好的家庭劇就像一面鏡子,映出雞飛狗跳與溫情脈脈。
近五年的國產家庭劇,有人演繹“學區房大戰”,有人用“黃昏戀修羅場”戳中全民嗨點。
今天咱就盤一盤那些讓你邊啃鴨脖邊抹淚的硬核劇——這屆編劇早把家庭里裡外外都扒成了爆款熱搜!
第10名:《我的後半生》|豆瓣5.4分
張國立演的退休教授沈卓然,憑一己之力把老年婚戀市場攪成“夕陽紅非誠勿擾”。
老伴剛走一年就開啟四段戀情,從護士長到高知女性,戀愛進度條快得像開了2倍速。
“教授病房變婚介所”——住個院都能靠退休金和房產證吸引追求者,彈幕狂刷“大爺的春天比年輕人還野”。
經歷了圖房型護士長,知己型科學家,革命友誼型強迫症女工,最新劇情到了“菀菀類卿”驀然回首,她像絕了故人……各方面都很好,又健康又不拜金,可惜,這回沈卓然淪為“備胎”。
唉,嘆一句,一眾老戲骨的口碑硬是折在了這部劇。
5.4分太低了,年輕人打分有氣不過自己996沒空戀愛的成分。我建議6分,給梅婷飾演的劉麗娜一角,中年全職主婦醒醒啊,伺候老少,不如自己掙錢自己花。
第九名:《六姊妹》|評分:5.8
縫紉機改校服、煤爐燉菜的細節,愣是把多子女家庭的擰巴溫情拍出了煙火氣。
梅婷飾演的大姐,帶著五個妹妹在安徽老宅上演“女兒國求生記”,狗血濃度堪比老陳醋——
這年頭家長里短,終究逃不過撕破臉爭房產這個戲碼。
老何家六朵金花,為爭一套房打得頭破血流。最絕的是老三偷偷把房產證藏進腌菜缸,結果被老鼠啃了邊角,法院調解時成了“物證喜劇”。彈幕狂刷:“老鼠才是真·遺產分配大師!
話說回來,這部把“女兒不如兒子”的舊觀念撕得稀碎,尤其是葬禮上六姊妹齊聲喊“爸,我們也是你的孩子”,至此,功德已成。
生男生女都一樣,別學老何家!
第八名:《小敏家》|豆瓣6.1分
周迅演的離婚助產士劉小敏,把中年戀愛談成了“地下工作”——和黃磊演得單身爸偷偷摸摸搞物件,約會都要躲兒子躲親媽躲前夫……
兩人用買菜APP暗號傳情:“西蘭花特價=今晚老地方見”。
難啊,明明兩情相悅,還得給快高考的兒女讓路,不敢影響學習,果然是“海澱媽媽”。
途岩松演的前夫來京蹭吃蹭住,把復婚念頭寫在臉上的樣子,讓多少觀眾想起自家甩不掉的牛皮糖。
大結局不夠圓滿,看得30+網友欲語還休吶。
第七名:《小捨得》|豆瓣7.1分
蔣欣演的“雞娃狂魔”田雨嵐,把家長群變成了諜戰現場——搶名師課的手速比雙十一剁手還快,發紅包求真題的架勢堪比接頭。
凡爾賽名場面:“我們子悠隨堂測只考了第二,愁得我整宿失眠!”轉頭就被扒出她偷摸給孩子報奧數班。
更諷刺的是,她在家長群曬兒子獎狀,卻把“三等獎”P成“特等獎”,結果被放大鏡別人截圖群嘲。
編劇以為是勸家長別教育焦慮:輔導作業時的咆哮、家長會上的攀比、偷偷翻孩子書包的手…
萬萬沒想到有人怒打一星:“導演在我家裝攝像頭。
第六名:《喬家的兒女》|豆瓣7.7分
該劇又名,喬家的那幾個倒楣蛋。
劉鈞演的渣爹喬祖望,堪稱國產劇“作精天花板”——閨女住院他打麻將,兒子高考他喝小酒。
可倒楣孩子在老破小里抱團取暖的勁兒,愣是把苦情劇熬成了熱血番。
喬一成用糧票換雞蛋給弟弟補身體,結果被逮抓。問他為啥偷賣糧票,他梗著脖子喊:“我弟餓得啃課桌了!”這場戲把“窮人家的早熟”演得讓人心酸。
而四美追男友追到西藏,非要嫁渣,看得觀眾又氣又笑。好吧,戀愛這苦,可憐必有可恨之處。
第五名:《龍城》|豆瓣7.8分
馬伊琍燙著爆炸頭化身“瘋批美人”東霓,把原生家庭的傷疤撕得一地。
鄭家三姐弟的命運算盤打得噼啪響——西決的聖母心、南音的戀愛腦,在龍城老宅的雕花窗櫺下撞出血痕。
東霓為爭祖宅,帶人去挖自家祖墳找地契,結果挖出一壇子發黴的梅乾菜——原來太奶奶當年為防土匪,把地契紋在肚兜上帶進了棺材。
這場荒誕鬧劇,誰看誰無語。拆的不是房子,是幾代人的執念。
第四名:《裝台》|豆瓣8.0分
張嘉益演的刁順子帶著劇團裝台工在西安城牆根下討生活,生活不易,有個任性的女兒更是令人焦頭爛額。
閆妮演的蔡素芬拎著擀麵杖追打欠薪老闆,陝西話罵人像唱秦腔,活脫脫一部“底層打工人圖鑒”。
有文學獎的原著打底子,劇本自然不能差多少。
原以為是能看張嘉益與閆妮兩個演技派上演半路夫妻共奮鬥,結果女兒的戲份又多又不討喜,氣得觀眾又想棄劇又捨不得想看叔彎著腰認真演得劇。
第三名:《小巷人家》|豆瓣8.3
閆妮和李光潔,閆妮與郭曉東在蘇州衚衕裡上演“1988中國版”,蛇瓜都能吃出愛恨情仇。
宋瑩和鄰居家吵架的名場面,就是“鄰里關係教科書”,敬是相互的,只佔便宜,萬萬不行。
莊家的這條線,印證了知識改變命運,更印證父母是如何給子女做榜樣的。
幾個小演員都很靈光,一對比,某某便顯得稚嫩了。
第二名:《人世間》|評分:8.4
大多數人覺得周秉昆是周家最沒出息的,恰恰平凡的人就是他這樣。
周父那句“三個孩子,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讓無數不被偏愛的孩子破防。
雷佳音頂著“東北憨憨臉”從愣頭青演到白髮老頭,周家三兄妹的命比老壇酸菜還跌宕。
這部劇是近幾年文學改編接受度最好的劇,苦不是賣點,關鍵是教人:人生實苦,一代代經歷相似的悲歡離合,但你得懂人間值得。
第一名:《父母愛情》|評分:9.4
郭濤和梅婷用44集證明:最好的愛情不是轟轟烈烈,而是把對方活成自己。
江德福用“三洗丈夫”(洗臉洗腳洗pp)追安傑,而安傑喝咖啡非要配陶瓷杯,哪怕在島上用醬油瓶插野花,也要對著大海擺出“儀式感”。
劉琳演的德華更是封神——從粗魯村姑到通透老人,每次開口“俺滴親娘”都帶著鮮活的生命力。
身份反差與吵吵鬧鬧的浪漫,偶像劇永遠追不上。因為它知道,雞毛蒜皮配上真心,才能在時間里熬出婚姻真味。
這10部劇裡,有人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人想起爹媽的嘮叨。哪部劇讓你邊罵“太真實”邊狂追?快來留言區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