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美國用戶在手機電量平均降至 38% 時會產生焦慮
更新于:2025-04-13 19:40:11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電池續航依然是智慧手機及便攜設備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科研人員正在積極尋找鋰離子電池的替代方案,手機製造商也往往通過軟體優化來提升電池使用效率。據外媒 Techspot 昨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用戶對電池電量的焦慮往往比預期提前發生,尤其是在年輕用戶群體中。

Talker Research 的在線調查顯示,美國人平均在手機電量降至 38% 時開始擔心電池續航。有人認為這一電量閾值偏保守,因為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電量。例如,iPhone 通常直到電池電量低於 20% 才會發出低電量警告。

在 2000 名美國受訪者中,大多數人在蘋果 20% 的警告彈窗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感到焦慮。這一提示建議啟用低電量模式,34% 的受訪者把它作為電量告警的標準。焦慮最輕的 13% 受訪者表示,直到電池電量低於 10% 才會去尋找充電器。而有 24% 的受訪者則在電池電量降到 50% 之前就已經感到不安。

IT之家從調查結果獲悉,年長一代對電池續航的關注逐漸減弱。千禧一代和 Z 代(1981 年後出生)通常在手機電量降至 43% 時才會感到焦慮,而 X 代(1965-1980 年出生)的這個閾值為 38%。嬰兒潮一代(1946-1964 年出生)則通常要等到電量降到 34% 才會擔心電池問題

研究還發現,大多數受訪者(61%)喜歡在電池指示器中顯示精確的電池百分比,而剩下的 39% 則更傾向於使用簡化的電池條形圖

電池健康情況的下降是智慧手機使用者普遍感到焦慮的原因。在手機廠商尚未找到鋰離子電池老化問題的應對之法時,軟體優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此問題。例如,蘋果的優化充電模式會在充電超過 80% 時加以限制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谷歌新發佈的 Pixel 9a 手機則通過每 200 次充電迴圈後自動減少最大電池容量,減緩電池退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