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失效:3月破1.5度臨界點,氣候或再大變,我國夏季會咋樣?
更新于:2025-04-13 12:21:37

太離譜了!拉尼娜徹底失效了一樣,不僅沒有降溫,反而變得更熱了,這完全是超乎了大家的想像,地球似乎真的走向了一種局面,那就是沒有最熱,只有更熱,或許真的就會呈現出,35度不算熱,40度才算熱的起點吧。

這樣的氣溫將會從罕見,變成常態化。

這不,來自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發佈了關於3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又是讓大家大吃一驚。

那就是拉尼娜不僅沒有降溫效果,3月也是在歷史邊緣發展了,所以,這凸顯了地球的氣候變化,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狀態。

當然,來自氣候崩塌之下,科學家也發出了警告說,全球變暖的每一小部分氣溫的轉變,都會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的強度和頻率,例如熱浪、暴雨和乾旱。所以,這對2025年來說,絕對也不是好消息,因為正常的熱還未到來。

拉尼娜失效:3月破1.5度臨界點!

沒錯,直接給大家看看這一份數據,大家都知道這3月的全球氣溫到底是什麼樣子。

其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數據顯示:

今年3月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氣溫第二高的3月。當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4.06攝氏度,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60攝氏度,是過去21個月中第20個全球平均地表氣溫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1.5攝氏度以上的月份。

同時,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12個月期間,全球平均地表氣溫比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水準高0.71攝氏度,比工業化前水準高1.59攝氏度。

此外,今年3月歐洲地表平均氣溫為6.03攝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歐洲3月平均氣溫高出2.41攝氏度,是有記錄以來歐洲最熱的3月。

看一下這個數據,大家都明白了,熱已經是不同尋常的事情,歐洲創造了史上最熱的3月,而3月再次突破1.5度臨界點,這不是異常現象是什麼?

而且正常情況來說,3月對於歐洲,或者說北半球來說,正常情況都是冷空氣相對較為突出,結果呢?不僅不冷,反而變得更加的熱,加上今年本身還是屬於拉尼娜的發展狀態之下,這似乎也讓大家看到了,拉尼娜失效了。

一般來說,拉尼娜的發展之下,其冷相對較為突出一點,並且拉尼娜本身就具有“地球降溫效應”,雖然本輪的拉尼娜強度不大,屬於“弱拉尼娜”現象,但冷是它的特性。

結果不僅沒有冷下來,反而變得更加激烈一樣,就算是它已經消失了,但其“後續效應”也存在,但很顯然,大家看到的並不是這樣的模式,恰恰是類似於相反的狀態,這就是最讓人,讓很多人比較驚訝,看不懂的情況。

所以,熱似乎已經成為了常態化,其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也在全球變暖之下,推動其快速演變過程。

那這樣的氣候變化過程,必然也會讓很多人想到,接下來今年的季節性變化過程之中,可能也是不同尋常的一幕,

2025年氣候或再次大變,我國夏季會怎麼樣?

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全球的氣候演變非常激烈,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氣候科學家比爾·麥奎爾表示,這些對比鮮明的極端情況“清楚地表明,一個不穩定的氣候意味著更多的、更大的天氣極端情況。”

並且氣候變化不僅僅是關於氣溫的上升,而是由於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將額外的熱量困在大氣層和海洋中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溫暖的海洋意味著更高的蒸發和大氣中更多的水汽,導致更猛烈的降雨併為風暴提供能量,這也影響了全球的降雨模式。

同時,在氣候的多方面的回應之下,其極端性的乾旱,高溫也將呈現出來,只不過是在世界不容區域性上進行發展。

所以,2025年的氣候變化模式,也將隨著全球變暖,呈現出不同區域的大轉變,2025年的氣候或再次改變,從而帶來更大的影響,因為最為一個關鍵性的點——就是全球變暖還在繼續,並沒有看到任何的逆轉跡象,那這也是符合極端性氣候變化加劇的趨勢特點。那麼,大家在今年必然也要做好準備來看,對於我國來說,2025年夏季會怎麼樣?

從國家氣候中心給出的說明來看,預計今年夏季主要多雨區位於我國北方地區,江漢、江淮、江南等地降水總體偏少。

只不過,這裡也需要提醒一點的是,拉尼娜對次年夏季我國氣候的影響非常複雜,並不完全與厄爾尼諾事件的影響呈相反的關係。

在多數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東亞夏季風易偏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易偏北,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較大,這是一些基本特點,大家只能參考看。

但結合我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發佈的汛期情況來看,預計今年汛期長江流域澇旱並存但總體偏枯。

長江中游幹流附近及鄱陽湖、洞庭湖兩湖水系北部可能發生的階段性乾旱。其實也呈現出了,我國南方區間的降雨不算多,那麼,大家要提前做好水源存儲的問題,具體變化,大家根據實際性的變化為主。

氣候變化越來越強了

氣候變化的確是越來越強了,這一點大家都是完全可以看到的,其氣候變化之下帶來的危機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其根源全球變暖如果得不到解決的話,未來極端性氣候也會更多。

而且,氣候演變加速,也針對長期的氣候預警來說,呈現出了不穩定性,這可以說是世界的難題。

只能說,不好的氣候是真的越來越多了,大家從歷史性的數據對比可能都知道,如果全球變暖繼續,你會發現,或許如今的極端性氣候不極端,未來會更加極端,因為這是呈現出增長效應的。

所以,還在等什麼,人類真的應該進行對溫室氣體減排等作出巨大貢獻了,要是人類不一起努力,那最終地球消磨的就是人類自己,這都是非常明確的,人人都無法避開極端性氣候的影響,只能期待人類共同面對吧,保護好了,才會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