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奧會正式公佈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項目規則調整方案,儘管部分專案在設置上出現變化,但室內排球專案的核心規則並未做出調整,這意味著:男、女排項目依舊各有12支參賽隊伍、每支隊伍的最終參賽名單仍為12人,並不會有擴編。
這項規則的確認,意味著剛剛走馬上任的中國女排新主帥趙勇,在通往洛杉磯奧運會的選人策略上,依舊要面對“寬進嚴出”的殘酷現實。
作為世界排壇中技術體系最為複雜、打法最為多樣的隊伍之一,中國女排在面對奧運名單壓縮的情況下,如何在進攻、攔網、防守、串聯、替補能力之間取得最佳平衡,將成為當今新一屆中國女排教練團隊的巨大課題。
在採訪中,趙勇曾明確提出,中國女排將堅持“老中青結合”,老將需具備精神引領力與穩定性,中生代球員要敢於承擔核心任務,年輕球員則是備戰週期內的成長重點。
然而,在三年後的洛杉磯奧運12人名單限制下,“輪換空間有限”與“培養時間緊迫”的矛盾將持續存在,換句話說,趙勇不僅要對眼下選誰上場要有清晰並且明確的判斷,還必須從長週期角度,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潛力股的“成長節奏”。
在陣容壓縮的情況下,具備“多面手”能力的球員將被格外重視,能打接應又能打主攻、能接一傳還能強攻等等,一人多崗、攻防兼備的全面型球員將成為主教練心中的黃金資源。
這對於中國女排的選材體系也是一項提醒:在全運會、世界級的聯賽、國家隊集訓中,是否給予年輕球員更多嘗試不同位置的機會,將影響未來是否擁有足夠的陣容彈性去應對國際大賽的極限環境。
隨之國際賽場的規則確定沒有變,留給教練組的容錯空間也沒有變,趙勇在接手中國女排之後,需要在保有傳統優勢的同時,更科學地調配兵力,從公佈的新一屆19人名單當中,在未來確定的12人名單中,找到“攻守平衡”和“未來儲備”的最佳結合點,將是趙勇面對的必修課題。
奧運路漫漫,中國女排起步即挑戰,但挑戰越大,意義也越大。相信趙勇和新一屆中國女排,將在這12人的名額背後,挖掘出屬於新週期的最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