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直播吐槽Rookie韓料店倒閉:吃炸雞花1000塊?這價得“冤大頭”才敢去!
更新于:2025-04-11 12:05:31

2021年,iG中單選手Rookie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出一家名為貪食主義的韓料店,本想藉由自身電競頂流的影響力打造餐飲品牌,卻在兩年後因價格虛高、食材過期等爭議黯然閉店。這家承載著粉絲期待的店鋪,從開業時的明星雲集到最終歇業,背後折射出電競選手跨界創業的諸多現實困境。

開業初期,Rookie 的韓料店憑藉 “電競選手副業” 的光環吸引大量粉絲打卡,店內裝潢精緻,主打韓式炸雞、脊骨湯等特色菜品,甚至邀請 TheShy、JackeyLove 等隊友助陣,社交平臺上一度刷屏。然而好景不長,顧客很快發現消費帳單遠超預期:一瓶可樂售價 22 元,一份脊骨湯標價 228 元,三人聚餐輕鬆破千的價格,即便在上海核心商圈也顯得格格不入。更致命的是,有顧客曝光店內使用過期泡麵,面對質疑服務員竟稱 “沒有其他存貨”,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壓垮口碑的最後一根稻草。2023 年 4 月,店鋪被曝關停,大眾點評頁面顯示 “歇業” 狀態,曾經的網紅打卡地就此落幕。

前 iG 打野寧王在直播中談及此事時直言不諱:“雞哥那店,得冤大頭去吃才能不倒閉。吃炸雞花 1000 塊錢,你去吃啊?” 這番話雖帶調侃,卻點出了核心問題 —— 過度依賴粉絲情懷的溢價策略難以為繼。儘管粉絲解釋 “上海商圈人均消費本就不低”,但對比同類韓餐店,“貪食主義” 的價格仍高出 50% 以上,普通食客難以接受脫離產品本身的 “明星附加費”。當新鮮感褪去,缺乏性價比的消費體驗必然導致客流流失,更何況還有食品安全這類原則性問題。

Rookie 的失敗,本質是 “隔行如隔山” 的現實寫照。作為職業選手,他的專業領域在電競賽場,對餐飲行業的運營邏輯、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等幾乎一無所知。店鋪運營完全依賴合作夥伴,自己淪為 “甩手掌櫃”,最終導致品控失守、管理混亂。高租金的黃金地段、明星效應帶來的行銷成本,疊加客流不足的現狀,形成 “投入高、回報低” 的惡性循環。而食材過期事件,則暴露了團隊在供應鏈監管和食品安全上的漏洞,這些問題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中足以致命。

事實上,電競選手跨界創業失敗的案例並非個例。皇冠哥投資比特幣虧損慘重,MLXG 開火鍋店因管理問題閉店,都反映出同一癥結:盲目依賴流量優勢,卻忽視了跨行業所需的專業積累。相比之下,那些深耕電競相關領域的創業專案,如電競館、電競酒店等,因貼近選手熟悉的生態,往往更容易成功。Rookie 的韓料店倒閉,不僅是一次個人創業的挫折,更給整個電競圈敲響警鐘 —— 跨界不是流量的簡單遷移,而是需要對新領域的敬畏與深耕。

如今,“貪食主義” 的招牌已悄然摘下,但留給行業的思考仍在繼續。對於職業選手而言,創業或許是延長職業生命周期的選擇,但唯有放下 “明星光環”,沉下心了解行業規則,才能避免讓情懷淪為 “割韭菜” 的工具。在商業世界里,沒有誰能僅憑名氣長久立足,即便是賽場上的 “超神選手”,也需要在跨界時補好 “專業” 這門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