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新晉商|錦波生物董事長楊霞:合成生物領域競爭激烈,選擇走“從無到有”的賽道
更新于:2025-04-10 22:24:42

在沉寂多年的山西資本市場,錦波生物(832982.BJ,股價348.86元,市值309億元)的登場令人眼前一亮。作為北交所股價最高、市值最高的“第一股”,錦波生物不僅是北交所的“台柱子”,也成為山西產業轉型的“新名片”。

近日,在山西省投資促進局主辦的“走近新晉商 探尋向‘新’力”媒體活動中,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對話了新晉商代表——錦波生物董事長楊霞。“選擇山西既是情懷也是戰略。”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西人,楊霞並不否認山西在供應鏈成本等環節的相對弱勢,但她堅信山西並不缺乏原始創新的基因。

錦波生物董事長楊霞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錦波生物的主營產品為以A型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為核心原材料的各類終端醫療器械產品、功能性護膚品。所謂“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是基於基因重組技術製備,構成其分子鏈的氨基酸基團、排列順序和結構均同於人的膠原蛋白分子。

其中,公司研發的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乾纖維於2021年6月獲得國家葯監局批准上市,是我國首個採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製備的三類醫療器械,可用於面部真皮組織填充以糾正額部動力性皺紋。

長期以來,山西興於煤、困於煤。而上述人源化膠原蛋白產品的獲批上市則為錦波生物打開了另一座“美麗的煤礦”。

2月24日,錦波生物披露了2024年業績快報,初步核算數據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47億元,同比增長85.40%,實現歸母凈利潤7.33億元,同比增長144.65%。對比2021年業績,錦波生物4年內營收增長了5倍多,歸母凈利潤則增長了接近12倍。

在投身商海之初,楊霞曾在山西醫科大學任教,談及創業時對賽道的選擇,她多次強調“科學性”。合成生物領域競爭激烈,在楊霞看來,相比腫瘤等熱門領域,她更願意選擇“從無到有”的賽道,從科學發現開始開展應用研發及產業化。

“今天的發展更加註重科學性,如果我們再去仿製肯定不行,或者再去別的賽道里分一塊蛋糕也不行,所以我們就創了一個全新的賽道、全新的產品。”楊霞說。

另一方面,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西人,楊霞坦言,山西的供應鏈成本相比於北上廣等地更高,“我們只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做別人沒有做出來的事情,(這樣)即便成本高也可以覆蓋”。

在楊霞看來,山西並不缺乏原始創新的基因。目前,山西正經歷著高品質轉型發展,積極推動新興產業,如生物醫藥等的發展,這為錦波生物和“人源化膠原蛋白產業”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生物醫藥行業對高端人才的依賴性不言而喻,相比於北上廣等地,錦波生物如何在山西集聚智力資源?

據楊霞介紹,公司在內部人才培養上採取“傳幫帶”的方式,公司持續將員工送往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科研院所學習,形成企業人才的基本盤。同時搭建產學研矩陣,為公司輸入新鮮血液。

在人才培養之外,品牌也是錦波生物接下來的主攻環節之一。

楊霞表示,公司今年將強化品牌塑造,“技術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品牌,這個品牌不僅在中國,在國際上也要走出去”。

談及未來戰略目標,楊霞表示,公司一方面將繼續深耕基礎研究,將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技術進一步升級為人體生命材料,持續攻關人體各型別膠原蛋白的全產業鏈理論創新、應用轉化及產業化;另一方面,也將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圍繞醫療和生活護理等大健康領域,提供涵蓋體表、體腔、體內器官修復再生的完整解決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