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男孩居家實驗引發事故?一線化學教師:自行實驗存諸多風險
更新于:2025-04-10 06:53:13

4月6日,廣州市荔灣區一名15歲男孩在家做實驗引發事故一事備受關注,4月7日,該男孩所在的富力東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此事,並表示“聽家屬說是做化學實驗引發(事故)”。

根據公開報導,廣州市荔灣區富力廣場社區某棟樓有居民反映聽到發生爆炸聲,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在4月6日下午接收到一位15歲傷者,據稱系在家中做實驗發生爆炸、導致燒傷,眼睛、腹部傷勢嚴重一些,送到醫院處理後脫離生命危險,後轉至南部戰區總醫院接受治療。

“事發時間大概在(4月6日)下午一點多,當時家中有人。聽家長說是做化學實驗引發了事故,只是孩子受傷,家人沒事。”4月7日,上述工作人員稱,事發時(化學實驗)產生了一些聲音,周邊居民嚇了一跳,目前有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其所在的荔灣區逢源街道也在尋求社會力量給予涉事家庭相應援助。

該學生是操作何種化學實驗引發的事故?他的實驗器材從何而來?做實驗時是否有成年人監護?截至記者發稿時,還未有最新的官方通報。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可以很容易地買到全套“初高中化學實驗器材”,其中包括幹鍋、酒精燈、化學試劑等用具,社交平臺上也不乏一些自媒體博主推薦各類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實驗。對此,一線化學教師、法律專家建議,學生和家長不要擅自購買化學用品居家實驗,在無專業教師指導和專業實驗環境下,不僅存在安全隱患還可能涉及法律風險。

不少電商平臺打著“中考”“科研”旗號銷售化學實驗器材套裝。 網路截圖

初高中化學實驗套裝網上熱銷

新京報記者搜索各大電商平台發現,針對初高中學生的化學實驗箱均可輕易購買到,有店家打著“針對中考研發”“科研”的旗號,一個套裝價值在三百到六百元不等。

在客服提供的套裝清單中,不僅包括各種規格的試管、玻璃滴管等基本實驗用具,還包括酒精燈、集氣瓶、啟普發生器等可能發生燃燒、高熱反應等的用具,而啟普發生器可以通過化學反應取得氫氣,而氫氣具有易燃性。此外,硫酸鐵、石墨、磷酸二氫鉀、硫酸鎂、還原鐵粉、石英砂、二氧化錳、碳酸鈣、變色矽膠這些化學用品都涵蓋在套裝內,消費者可以依據對方提供的《化學實驗手冊》自行實驗。

在針對中學生的化學實驗套裝中不乏可發生燃燒、高熱反應的儀器。 網路截圖

此類實驗器材在電商平臺上銷量不錯,有的套裝顯示全網熱銷超過3萬+,在評論區,不少網友曬出孩子在家裡做實驗的視頻和照片場景,購買原因大都與初中化學學科的學習相關,比如有網友稱孩子上初三,在家做實驗是對校內實驗的補充;有的表示孩子將要升入初三,暑假想通過做實驗提前學習相關內容,亦有消費者評論稱孩子特別喜歡化學,所以買來做實驗。

商家展示的實驗視頻顯示,有酒精燈燃燒試管制氧氣的實驗,試管被燒黑后,一根放置在水裡的吸管冒出小氣泡;也有在石棉網上燒鎂條的實驗,鎂條燃燒的一瞬間火光四起……就實驗的安全問題,記者隨機詢問幾家售賣中學實驗器材網店的客服,其均表示該器材屬於實驗教具,但學生可以在家裡操作,並未做安全提醒。

“有酒精燈,可以做加熱實驗,只要按規範操作都是安全的”“收到教具掃碼跟著視頻操作就行”“我們剔除了一些有腐蝕性的、易爆炸的材料”客服回復道。對於實驗器材套裝里的相關試劑,一家網店的客服人員表示,“我們試劑都是無毒的,可以在家裡實驗用,但不要進入眼、口、鼻。”

商家展示的實驗視頻場景顯示在實驗室內,但客服人員說收到器材在家裡跟著做就行。 視頻截圖

網購化學品居家實驗存在諸多隱患

“對於初中生來說,對化學實驗充滿熱情,想要親自動手探索奇妙的化學世界,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可貴,但自行網購化學品居家做實驗存在諸多潛在的安全風險和法律風險。”4月7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教學主任、初三年級化學教師郄莉欣向記者說道。她表示,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和對化學實驗安全事故的預防意識尚不成熟,對於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以及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缺乏必要的應對措施。

郄莉欣舉例表示,一些危化品如硝酸、濃硫酸、金屬鈉的實驗看似“有趣”,但它們的危險性極高。硝酸和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一旦接觸皮膚或衣物,會引發嚴重的灼傷;金屬鈉遇水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另外,許多易燃、易爆、易制毒的化學品屬於法律明文管制的危險品,私自購買這些化學品,不僅自身安全無法保障,還可能觸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郄莉欣表示,化學實驗需要嚴謹的操作規範和安全保障措施。在學校實驗室,通風系統能及時排出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確保實驗室內的空氣安全;急救箱隨時可用,能在意外發生時提供及時的處理。“同學們在校實驗過程中有老師在旁指導,一旦出現操作失誤,老師可以迅速糾正,防止危險發生。但在家裡,這些專業的設備和指導都缺失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安全事故。”郄莉欣強調,比如某些化學藥品混合可能產生有毒氣體,一些反應可能會引發燃燒甚至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對化學實驗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郄莉欣建議大家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室資源,在專業指導下進行。“學校實驗室不僅配備了齊全的實驗器材和藥品,還有老師指導,學生可以安全、規範地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學習實驗原理和科學方法,這樣既能滿足大家的探索慾望,又能確保安全。建議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趣的化學現象,可以先把問題記錄下來,帶到學校與老師和同學們討論,大家一起設計實驗方案,然後在學校實驗室里進行探究。”郄莉欣表示,學生們不僅能深入理解化學知識,還能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

購買化學儀器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規範

記者注意到,《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已經明確了危險化學品的範疇,針對買賣化學儀器是否觸犯法律的問題,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中心執行主任李恩澤認為,化學玻璃儀器作為實驗工具或生產設備,在科研、教學、工業生產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購買化學玻璃儀器本身並不直接構成犯法行為,然而,是否犯法取決於購買和使用這些儀器的具體情境和目的,以及非法用途產生的後果。

“如果購買化學玻璃儀器是為了合法的科研、教學、工業生產或其他正當用途,並且在使用過程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規範,這種行為是合法的。但如果製造毒品、進行危險化學實驗而危及公共安全等,則可能觸刑。”李恩澤表示,如果利用這些儀器進行的活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關於危害公共安全、製造毒品罪等的相關規定,購買和使用這些儀器的行為就可能構成犯法。

此外,李恩澤認為,即使購買行為本身合法,但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因違反安全規範或操作不當導致嚴重後果,如火災、爆炸等,也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某些特定的化學玻璃儀器可能屬於特殊設備或受管制的物品,其購買和使用可能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監管。比如某些高精度的分析儀器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實驗設備可能需要經過特定的審批或許可才能購買和使用。

“為確保合法性和安全性,建議在購買和使用化學玻璃儀器前仔細瞭解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規範,並嚴格遵守。”李恩澤表示,特別是如果銷售給未成年人,商家須保證產品品質,家長要履行監護義務,避免給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家庭財產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付春愔

孔龍,已歸國!
孔龍,已歸國!
2025-03-29 17:41:06
湯加附近發生7.3地震
湯加附近發生7.3地震
2025-03-31 0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