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腦控機器狗”新突破,戴著智能頭環就能“遛狗”
更新于:2025-04-10 00:32:04

IT之家 4 月 9 日消息,在上月底的 2025 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腦機介面創新發展與應用論壇”上,華東理工大學腦機介面與控制團隊的“基於混合現實的腦機介面系統”入選了 2025 年度腦機介面十大創新成果。

對此,央視新聞報導了華理這項腦機介面的演示,能夠“腦控機器狗”。

華東理工大學金晶教授領銜的腦機介面及控制團隊研發了這一“面向四足控制的混合現實增強腦-機介面系統”,研究人員可以戴著智能頭環“遛機器狗”。

IT之家從華東理工大學官方介紹獲悉,該系統將任務分為近場和遠場兩類,並分別通過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技術進行處理

  • 對於近場任務,系統主要依賴增強現實技術(AR)。近場任務通常涉及四足機器人的精細操作和局部環境交互,對控制的即時性和精度要求較高。通過 AR 技術,系統能夠在用戶的視野中即時疊加機器人的運動狀態、周圍環境資訊以及操作引導提示,從而提升控制的回應速度與操作精度。

  • 對於遠場任務,系統則通過混合現實(MR)介面進行管理。遠場任務通常涉及全域路徑規劃、目標導航以及大範圍環境感知等,對系統的穩定性和全域視野要求較高。通過 MR 技術,系統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全域環境資訊與任務規劃支援,不僅提高了控制的穩定性,還顯著降低了使用者的認知負擔。

此外,新系統還集成了信號處理演算法和機器學習模型,為使用者提供更加精準和流暢的控制體驗。

例如,傳統的 BCI 系統通常需要複雜的硬體設備和固定的操作環境,而新系統通過集成 MR 設備和無線通信模組,實現了高度便攜化。使用者只要佩戴輕便的 MR 頭顯和腦電採集設備,就能在任何環境里對四足機器人進行即時控制。

通過模組化設計和靈活的演算法配置,新系統同時還具備強大的場景適應能力,可以快速適應不同場景的需求。以醫療康復領域為例,系統可以用於幫助行動障礙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而在工業巡檢領域,系統可以用於控制四足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執行設備檢測、故障排查等任務。

由此,新系統將提升四足機器人的應用潛力。例如,在災害救援中,救援人員就可以通過腦電信號控制四足機器人進入危險區域執行搜救任務。

此外,新系統還將推動混合現實技術在智慧交互領域的應用,通過 MR 技術與腦機介面的結合,為智慧家居、智慧駕駛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