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到現在,NBA唯一一支取得過三連冠的球隊就是當初在OK組合帶領下的湖人了,但自從他們之後,球迷就再也沒在NBA看到有球隊完成三連冠霸業了。不過在這期間並不是沒有球隊有這個機會,比如當年的勇士,他們在取得了兩連冠之後就再次殺進了總決賽,可惜當時他們就是輸在了傷病上,杜蘭特和湯普森這兩大核心接連賽季報銷導致球隊最終2-4不敵猛龍,而這次輸球也導致宇宙勇解體,從那之後甚至再也沒有球隊有過兩連冠的戰績了。
而在勇士之前,曾經有過衝擊三連冠機會的就是邁阿密熱火了,當2010年熱火組建起詹姆斯、韋德、波什的三巨頭陣容后,外界就不少人認為這會是NBA歷史上又一支超級強隊,就連詹姆斯自己當時都“囂張”的不行,在身著熱火球衣正式亮相那一天,他甚至放話自己要為熱火奪得7次總冠軍,當然這句話在當時來看也有誇大的成分在,但從這就能看出詹姆斯本人有多麼看好他們這對組合。
不過顯然熱火三巨頭沒有那麼輕易就取得成功,在2011年輸給小牛之後,他們直接跌入了低谷,而這次失利也讓三巨頭意識到了如果真的想要奪冠,那互相之間還要拿出更好的表現,尤其是詹姆斯,他必須要在場上承擔起球隊領袖的角色。
好在三巨頭醒悟的不算晚,之後在2012年、2013年他們連續兩個賽季都成功捧起了奧布萊恩杯,而詹姆斯無解的個人表現也讓他連續兩年包攬了MVP+FMVP。然而正當外界以為熱火將衝擊三連冠的時候,在2014年總決賽他們卻又一次被對手給打爆了,面對前一年的手下敗將馬刺,熱火這次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最終直接慘遭被對手紳士橫掃。那麼這輪系列賽熱火究竟為何輸的這麼慘,身為核心的詹姆斯、韋德、波什又打出了什麼樣的表現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
陣容變化和凝聚力下滑
首先就是在兩連冠之後,無論是球員還是管理層,他們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對於陣容里的角色球員來說,能拿到兩枚總冠軍戒指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因此他們對總冠軍的渴望程度下滑,那麼自己在場上打的就不會像之前那麼拼了。而管理層這邊同樣沒有用行動表達出誓要衝擊三連冠的想法,要知道那些年誰都知道熱火缺內線,但管理層就是遲遲沒有補強,並且在2013年奪冠之後,他們還才裁掉了冠軍射手邁克米勒,這一操作也引得詹姆斯相當不滿。
核心成員老化嚴重
相比於第一點,核心成員老化才是對影響熱火更多的因素,尤其是韋德,他由於膝蓋本來就一直有傷,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也出現了完全不可控的下滑,實際上在2013年季後賽他的數據就只有場均15.9分4.6籃板4.8助攻,在東決被步行者逼進搶七的情況下,整個系列賽韋德甚至只有1場20+,並且那場比賽他的投籃命中率還只有41.2%。
到了2013-2014賽季,常規賽韋德就因傷只打了54場比賽,場均也只有19分4.5籃板4.7助攻,從那時候就能看出來他的狀態仍在持續下滑。到了季後賽,由於東部另外幾支頂級強隊的實力有所下滑,所以不管是韋德還是熱火都打的比之前輕鬆,結果到了總決賽馬刺就直接給了熱火迎頭痛擊。
這輪系列賽韋德再一次被死死的限制住了,傷病導致他的突破水準大不如前,同時5場比賽加起來他也只投出了6投2中的三分,在這種情況下他想得分是非常艱難的,因此最終他的場均數據也只有15.2分3.8籃板2.6助攻1.6搶斷3.6失誤,投籃命中率43.8%,而即便如此他也還是熱火隊內表現第二好的球員。
說完下滑最嚴重的韋德,然後再說波什,他總決賽面對馬刺場均14分5.2籃板1助攻,這組數據同樣不像是一個全明星級別內線打出的數據。不過當時熱火球迷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波什打不了生涯末期的鄧肯已經是在2013年總決賽就證明過的事情,當時熱火馬刺搶七大戰,他全場出戰28分鐘甚至1分未得,那場要不是詹姆斯和巴蒂爾加起來投進了11記三分拯救了球隊,那他們打完那輪系列賽就要解散了。
最後就是詹姆斯了,他自從在2011年總決賽打出了讓人不堪入目的表現之後,知恥而後勇的他基本就再沒在高端局裡拉跨過了,尤其是越關鍵的比賽他往往發揮越好,因此他在熱火奪冠那兩年留下過不少名場面,但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還是回到2014年總決賽,詹姆斯作為球隊領袖的表現無可挑剔,他場均28.2分7.8籃板4助攻2搶斷,投籃命中率、三分命中率分別高達57.1%、51.9%。
在馬刺嚴格實行讓不讓詹姆斯輕易從中路突破、不讓他帶動隊友的防守策略下,他交出了非常高效且高產的個人得分表現,但顯然隊友給予他的支持是不夠的,這輪系列賽除了詹姆斯之外,熱火其他球員場均只能以36%的命中率投進6.4記三分,反觀馬刺這邊全隊則是投出了46.6%的三分命中率(場均11記)。
不過最後當然要提到馬刺的出色表現,主打團隊籃球的他們進攻端多點開花,系列賽合計5人場均得分上雙,並且投出了在那個年代來看極其優秀的三分球表現,防守端靠著倫納德領防,再加上迪奧、鄧肯合力圍剿之下,他們沒讓詹姆斯改變自己的防守方向,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確實是對的,熱火其他球員根本就懲罰不了馬刺的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