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4月5日消息,隨著越來越多的旗艦機選擇直屏,手機螢幕直曲之爭終於畫上了句號。未來,曲面屏即將淡出歷史舞臺,退居二線。
根據爆料,新一代旗艦機小米16 Pro和16 Ultra都將採用直屏,全系LTPO技術。其中,小米16依然維持6.3英寸的小屏方案,小米16 Pro和小米16 Ultra則是略有增大,改為6.8x英寸。
此外,OPPO今年也會押寶輕薄直屏,下一代Reno系列也將全面擁抱直屏。另外,有消息稱,華為Mate 80系列正在測試直屏形態,並且繼續支援3D人臉識別。
客觀來看,手機曲面屏的“消失”其實是一場市場選擇與用戶體驗博弈的結果。從幾年前的高端象徵到如今逐漸被廠商冷落,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好看但難用”成致命傷
誤觸成日常:曲面屏邊緣容易誤觸,打遊戲、刷視頻時手指一滑就出問題,體驗直接拉垮。
貼膜難如登天:普通鋼化膜貼不服帖,UV膠水膜操作複雜,稍有不慎就報廢,使用者被迫“裸奔”。
維修成本離譜:曲面屏一摔就碎,維修費動輒上千,網友調侃“買得起,修不起”。
邊緣發綠、易碎:顯示效果不穩定,耐用性差,使用者被迫“穿”。
2、 直屏成本低、利潤高,還能“悶聲發財”
直屏生產工藝成熟,材料損耗比曲面屏少30%以上,廠商不用再為“翻車”買單。旗艦手機設計普遍回歸實用,OPPO Find X8 Ultra、小米16系列、華為Mate 80等旗艦機集體轉向直屏。
另外,新技術(如LIPO封裝、3D列印中框)讓直屏也能做到超窄邊框和輕薄機身,甚至比曲面屏更“能打”。
3、市場需求轉向從“面子”到“裡子” 曲屏不再象徵高端
高端≠曲面屏。使用者不再為“看起來貴”買單,轉而追求續航、散熱、信號等實際體驗,直屏更符合實用主義潮流。用戶發現曲面屏的“顏值溢價”不值,直屏的穩定性和性價比更香。
未來趨勢:曲面屏不會“死透”,但可能退居二線
未來,部分中高端機型仍保留曲面屏,主打設計感或特定用戶群體(如追求視覺衝擊的影音愛好者)。等深微曲屏兼顧顏值與實用性,可能是過渡選擇。
曲面屏的退場,本質是廠商和使用者共同的選擇——再酷炫的技術,解決不了實際痛點,終將被淘汰。
未來手機屏幕的競爭,可能更多集中在直屏的極致體驗(如護眼、高刷)或摺疊屏等新形態上,而曲面屏的“曲終人散”,恰恰是市場理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