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夢碎,綠茶又要IPO了
更新于:2025-04-05 16:05:18

“網紅餐廳鼻祖,捨命狂奔IPO。”

作者 |老高 來源 |投資家(ID:touzijias)

“網紅餐廳鼻祖,捨命狂奔IPO。”

投資家網獲悉,那個勾起80後、90後回憶,掀起“網紅餐飲概念”的綠茶餐廳,歷經時代洗禮正式敲開了通往資本市場暴富的大門?根據最新消息,證監會網站發佈了關於綠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該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1298億股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繼奶茶、盲盒、功能飲料、零食奔向IPO後,港股又迎來一位“網紅餐廳鼻祖”?2008年,綠茶在杭州開設第一家綠茶餐廳,靠著“好吃不貴的新式菜譜和印象深刻的名字。”綠茶成了80後、90後的“打卡聖地”迅速在一線城市風靡,也打開了網紅餐飲的資本想像力。

此後,越來越多的網紅餐飲誕生,卻把“前輩”綠茶拍在沙灘上。在痛苦中掙扎的綠茶,一度被冠上“過氣網紅”的標籤。資本化征途上,綠茶“點兒背”到了極點,2021年-2024年間,公司4次IPO折戟。包括2021年3月首次IPO申請被港交所駁回;2021年10月二次申請未通過審核;2023年三次IPO申請,估值腰斬,仍未通過審核;2024年四次未獲批。

這樣的情況放眼資本市場極其罕見。不過,即便完成上市備案,也不等於IPO,這隻是合規上市的必要過程,最終能否IPO還要看港股的“態度”。在追求資本暴富的路上,綠茶拼了。

資本暴富的執著,在綠茶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或許這也是綠茶不甘寂寞,不想被時代拋棄、“後浪”超越的某種真實寫照。

對於80後、90後來說,餐飲品牌綠茶早已深入人心。它支撐了兩代人關於網紅餐飲的記憶。雖然,綠茶在資本化的道路上展現出了“綠茶對財富瘋狂憧憬”的狀態。但不可否認的是,綠茶開闢出了“網紅餐飲”的新賽道,吸引了一批“後浪”入局,加速新消費趨勢來臨。

在過往的資料里,綠茶由一對“傳奇”夫婦王勤松、路長梅在2008年共同打造。丈夫王勤松是個70後,浙江紹興人,出身廚師世家,卻放棄廚師經營煤炭、外貿生意,跑去德國掘金。妻子路長梅是個80後,15歲輟學練習舞蹈,後對美食來了興趣考取國家二級廚師證。

兩位天各一方的70後、80后,因共同參加杭州西湖博覽會結下緣分。2004年,“路長梅認為自己成不了下一個舞蹈界的楊麗萍,決定借錢創業,在杭州開了一家綠茶青年旅館。”這個名字不是外界想像中的“綠茶”而是旅館前面有一片種植綠茶的茶園,因此順勢取名綠茶。

彼時,王勤松在綠茶青年旅館擔任總經理。按著時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解讀,“年齡相差8歲的王勤松、路長梅應該是在創業時就結婚了。”據說,綠茶青年旅館早期生意一般。某天,路長梅接待了一批上海遊客,遊客爬山遇雨發了高燒,路長梅親自悉心照料。

結果遊客中有一位《申報》記者,他回到上海寫了篇遊記,提及綠茶青年旅館的傳奇老闆娘,綠茶青年旅館的生意就好了很多。2007年,路長梅的第一次創業在規劃徵地中被拆遷。

她決定不再做綠茶青年旅館,拉著出身廚師世家的丈夫王勤松,成立綠茶餐廳,拾起雙方都擅長的餐飲生意。綠茶餐廳成立,王勤松繼續擔任總經理,協助妻子實現人生逆襲的夢想。早期,路長梅的想法是,“讓每個年輕人,哪怕月薪只有2000元的人,也吃得起綠茶。”

那會,杭州是個“美食荒漠”,綠茶餐廳帶來了好吃便宜的新式菜譜,瞬間俘獲了大學生。綠茶的名氣在校園很快傳開了,緊接著又傳給了杭州大廠,再傳向互聯網,形成了早期“網紅餐飲概念”的雛形。加之“綠茶”二字本來就是互聯網熱詞,流量疊加之下綠茶火了。

2010年,王勤松和路長梅把綠茶餐廳開到了北京,一度登頂最熱新式融合菜餐廳。兩年後,綠茶拿下第一線城市。荒廢多年學業的路長梅則在開出61家綠茶餐廳後,進入長江商學院讀起了EMBA。她曾向媒體總結前半生,“放了10年鵝,練了10年舞,又經了10年商。”

毫無疑問,15歲輟學的路長梅,人生已然逆襲了。

更炸裂的是,丈夫王勤松的愛。

為了讓綠茶餐廳邁上一個台階,不懂VC/PE的王勤松出國找錢。他千辛萬苦用海外人脈拉來了一筆唯一融資。2017年,來自瑞士的全球最大私募之一合眾集團投出了A輪融資。

靠著融資,綠茶在中國開出了100家餐廳。這一刻路長梅的財富野心得到了釋放,夫婦二人在2021年3月,發起了首次港股IPO衝刺,可惜失敗了。第一次失敗的原因,說出來有點搞笑,“招股書財務數據單位錯誤被港交所駁回”。同年10月,綠茶又去衝擊港股IPO。

結局依舊惋惜,IPO申請連審核都沒有通過。王勤松、路長梅夫婦,為了IPO造富,從此走上一條愈發不可收拾的魔幻之路。2023年,綠茶再度衝擊港股IPO,可這家公司褪去了光芒。

2021年-2023年間,幻想圓夢IPO的綠茶一度開啟加盟模式,新增了上百家門店。但過度側重規模想在資本市場佔據一席之地,使綠茶的品控能力大打折扣,連續涉及食品安全問題。讓昔日“網紅餐廳鼻祖”綠茶陷入口碑風波。綠茶估值縮水嚴重,80億元腰斬至40億元。

也是2023年,綠茶第三次IPO申請未通過審核,失敗告終。越失敗,越申請。2024年,綠茶第四次申請港股IPO未獲批。綠茶成了資本市場罕見4次IPO連續失敗的公司。綠茶真的是把孤注一擲拚命IPO發揮到了極致,用一位創投圈老媒體人的話說,“綠茶快成綠茶了”。

模式上哪怕IPO連續失敗,綠茶也堅信規模化不動搖,它們要做中國最大的新式融合菜餐廳之一。2025年,港股受DeepSeek引爆中國資產激勵,敞開懷抱招攬“各路神仙”加盟。A股各個行業的龍頭“A+H”湧入港股IPO。一些過去IPO數次折戟的公司也看到了希望。

蜜雪冰城多次IPO折戟,卻戲劇性的在2025年成了港股最大奶茶IPO。這波消費行業熱潮,讓消費頻次較多的幾大方向,奶茶、盲盒、功能飲料、零食齊聚港股。看到賣奶茶的IPO,綠茶又自信了,捲土重來衝擊港股IPO。最新消息顯示,證監會網站發佈了關於綠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該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1298億股普通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時間根本阻擋不了,綠茶IPO的腳步。

這一次綠茶有備而來。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4年前三季度,綠茶的餐廳數量分別為236家、276家、360家、435家,新增門店數分別為56家、40家、84家、75家。業績層面,2021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22.93億元、23.75億元、35.89億元、29.2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38億元、0.25億元、3.03億元、2.92億元。考慮到2024年只有三個季度的數據,綠茶的經營情況顯然得到了很大改善,大有“網紅餐廳鼻祖”不甘寂寞、王者歸來的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本造富路上勇往直前的綠茶也未放下創業初心,這家餐廳的菜譜價格多年變化不大。2021年-2024年前三季度,綠茶餐廳人均價格分別為60.5元、62.9元、61.8元、57.7元。在“網紅餐飲”裡面,綠茶是獨一檔存在,長達17年價格親民,確實不易。

拋開資本造富意圖。綠茶多年堅持港股IPO不動搖的核心是,“想把好吃不貴的中餐開到全球。”為此,綠茶做了一些準備,包括2024年去香港開了兩家新餐廳。招股書中,綠茶描述了港股IPO目的,“已啟動海外擴張計劃”。預計“2025年-2027年在全球再開28家餐廳。”

“2025年-2027年,開設餐廳數量共計563家。”此外,綠茶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於擴展餐廳網路等一般企業用途。”餐廳網路是什麼呢?綠茶招股書里有一項特別的增長業務是,外賣。2024年前三季度,綠茶外賣貢獻了17.8%的收入佔比。

在餐飲行業被外賣平臺掣肘的當下,綠茶要借外賣突圍。關於外賣配送主體歸屬問題,DeepSeek對綠茶的外賣業務進行了解讀,“綠茶餐廳外賣配送主要依託第三方平臺完成,並非自建配送團隊,外賣訂單的實際配送人員為平台註冊騎手,各類費用與平台規則一致。”

這意味著,綠茶的外賣業務還是要依賴於外賣平臺。從綠茶的營收與凈利潤比來看,當前綠茶的成本壓力不容忽視。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流動負債達到6447.8萬元。所以,綠茶瞅準時機再度衝擊IPO,通過在資本市場的融資,除了暴富更多是為了緩解公司經營壓力。

IPO前,綠茶創始人王勤松、路長梅夫婦透過家族信託等方式合計持有公司約65.8%股權,為綠茶實際控制人。合眾集團旗下基金持有28.2%股權為單一最大外部機構。第一次IPO折戟,綠茶估值被砍到40億元,若以此估值IPO,王勤松、路長梅夫婦將坐擁超26億元財富。

當然,完成上市備案,不等於IPO。綠茶到底能不能闖關成功,仍是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