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橙光於04月01日發佈,轉載請標明出處!】
2015年的春天,當我第一次穿上遊戲中的外骨骼裝甲,從摩天大樓一躍而下時,耳邊呼嘯的風聲與推進器的轟鳴,讓我恍惚間覺得自己真的成了未來戰場上的超級士兵。這款被媒體稱為“系列革新之作”的《使命召喚11:高級戰爭》(Call of Duty: Advanced Warfare),不僅用凱文·史派西的冷酷演技征服了我,更以未來科技的狂想與戰術革新的實驗,在我心中刻下了一道難以磨滅的記憶。
一、當好萊塢影帝遇上未來戰爭
“我們需要一場顛覆”
開發團隊Sledgehammer Games接手《使命召喚11》時,正值系列陷入“現代戰爭疲勞”的爭議期。他們決定賭一把大的——將戰場拉向2054年,引入外骨骼裝甲、無人機蜂群與基因改造士兵,甚至請來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飾演反派軍火巨頭喬納森·艾恩斯。據開發日誌透露,團隊曾為“是否保留傳統地面戰”激烈爭吵,最終達成共識:“未來戰爭必須讓玩家飛起來”。
二、未來戰爭的冰與火之歌
1. 訓練關:從菜鳥到“鋼鐵俠”
遊戲開場在韓國首爾的軍事基地。我扮演因戰致殘的士兵米切爾,接過艾恩斯遞來的機械義肢,第一次體驗外骨骼的震撼——按下跳躍鍵,角色騰空五米,落地時震碎地面;按住衝刺鍵,瞬間滑行十米閃避子彈。最瘋狂的是“重力霰彈槍”:一槍轟飛敵人,看著他們如慢動作般撞碎玻璃幕牆,那一刻我忍不住大喊:“這TM才是未來!”
2. 隱身戰:光與影的生死舞
潛入摩天大樓的任務讓我手心冒汗。外骨骼啟動“光學迷彩”後,我像幽靈般穿梭於走廊,用納米刀悄無聲息割喉守衛。但電力限制讓隱身僅持續10秒,一旦暴露,漫天無人機便如黃蜂般撲來。當我蜷縮在辦公桌后,聽著心跳聲與電量提示音交織時,突然理解了何為“高科技恐懼”。
3. 三藩市陷落:EMP下的末日狂奔
遊戲的高潮在EMP襲擊后的三藩市。金門大橋崩塌,我的外骨骼因電磁脈衝癱瘓,只能徒步穿越燃燒的街道。拾起一把老式AK-47對抗艾恩斯的機械軍團時,諷刺感拉滿——未來戰爭中,最可靠的竟是上世紀的火藥武器。
三、外骨骼改寫FPS規則
1. 機動性革命
傳統蹲坑戰術徹底失效。多人模式中,我能在“生物實驗室”地圖連續三次蹬牆跳,從意想不到的角度狙殺敵人;Uplink模式下,抱著數據核心飛簷走壁得分,比橄欖球比賽還刺激。
2. 武器與技能樹
從追蹤手雷到鐳射迷你炮,每把武器都充滿科幻感。我最愛“可變式突擊步槍”——切換突擊/狙擊模式時,機械變形的咔嗒聲讓人上癮。技能樹系統更讓配裝千變萬化:犧牲護甲值換取雙倍彈跳,或是強化隱身時長成為暗殺專家。
3. 合作生存模式
四人死守“無人機工廠”的夜晚堪稱噩夢。我們築起自動炮塔,用外骨骼的衝撞技能頂飛機械狗,卻在第15波被巨型機甲一腳踩碎防線。雖然難度曲線被批“過於平緩”,但那種背靠背作戰的熱血,至今難忘。
四、媒體評分下的冰火兩重天
1. IGN 9.1分 vs 玩家差評
IGN盛讚“外骨骼讓COD重獲新生”,但Metacritic玩家評分僅6.5。老玩家痛斥“跳來跳去像太空猴子”,我卻沉迷於空中360度掃射的爽快——直到某次被“跟蹤破片手雷”連續追殺三局,才理解平衡性爭議的根源。
2. 凱文·史派西的“反派教科書”
艾恩斯在國會演講中冷笑著說:“和平?那是失敗者的墓誌銘。”凱文的演技讓反派充滿魅力,但過場動畫中冗長的政治演說,也被吐槽“像在看美劇紙牌屋剪輯版”。
五、一場未完成的未來實驗
十年後再回看,《高級戰爭》如同一顆墜落的流星——它用外骨骼裝甲照亮了COD的未來,卻因續作回歸傳統而湮滅,他像第十部一樣,像是一個試驗品,我們也無法預知是否還有續作,個人作為玩家還是期望有的。2025年,當我打開遊戲重溫三藩市關卡時,那些機械士兵的AI依然超前,而艾恩斯的野望,竟與現實中某科技巨頭的宣言驚人相似。。。
你是否曾在《高級戰爭》中體驗過“飛天狙殺”的爽快?或是被某個未來武器設計驚豔?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外骨骼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