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是安於含飴弄孫的閒適,還是開啟人生嶄新的篇章?
或許剛開始會難以適應,畢竟長期以來的工作節奏和生活模式已經根深蒂固,但是我們可以先把重心放在家裡,將物品重新整理一遍,該扔的扔,該藏得藏,收拾得妥妥噹噹,明明白白。
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家的溫馨感會讓剛退休的不適感慢慢消失,從容地把生活過成一首平平仄仄的散文詩。
比如這對日本60后退休夫婦,他們住在東京郊外的一棟兩層小樓里,一樓是客廳、餐廳、開放式廚房和衛生間,二樓設置起居室、臥室和衛生間,還有一個種滿綠植的庭院。
他們退休后依然不慌不忙,將小屋整理得井井有條,看起來簡約不簡單,呈現出一種靜谧與美好的生活氛圍,一進屋就被治癒了。
所謂的歲月靜好,我想大抵就是如此吧,等老了也要過這樣的生活!
客餐廳地面鋪設陶土磚,像是江南小巷中的青石板,搭配不加修飾的清水混凝土牆面,粗礪中透著細膩,也將古樸的氣質娓娓道來。
同時,選擇米白色布藝沙發、橡木茶幾等低飽和度傢俱,擺放在最恰當的位置,夫婦倆在這裡看書、喝茶,時間彷彿流得格外緩慢,每一刻都被拉長,每一秒都被注滿。
當陽光穿過天窗,在灰色的牆面留下影影綽綽的唯美光影,時而泛青,時而轉暖,比那些刷漆的牆面更為生動。
引人注目的是極簡的窗邊,佈置了一組經典的“Y”椅和落地燈,與混凝土的冷硬相映成趣。
餐廳和廚房在客廳的另一邊,一塵不染的地板,乾淨整潔的餐桌椅,以及一絲不苟的餐邊櫃,在“飛碟”造型吊燈暖光的渲染下,目之所及皆讓人溫馨舒適。
在他們心裡,家是一場對內心深處的回歸,更是一種自然而高雅的生活情調,無論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都比不上兩個人在家裡安安靜靜地待著輕鬆自在。
阿姨還熱衷於製作美食,比如:春天的櫻餅、夏天的冷素面、秋天的栗子飯、冬天的關東煮,在她看來,這種順應時令的食材會讓料理更有儀式感。
兩人時,即便只是一葷一素一湯,也是滿心歡喜。
2樓的起居室佈置的也比較素雅,木地板、灰色沙發和實木書櫃,讓人全身心地沉浸在其中,真切感受到空間的鬆弛感。
在書櫃上方的牆面,開了一個30公分見方的小窗,剛好處於站立時也能看到外面鬱鬱蔥蔥的綠植,好治癒,考慮的實在太周到了。
一樓的後院有一個長條形的陽臺,天氣晴好的日子,夫婦倆時常在此沐浴著陽光,或品茗,或閱讀,或發呆,盡情享受那份寧靜與平和。
所謂小隱於山,大隱於市不過如此。
能讓這對夫婦的生活過充實又幸福,庭院花費了他們不少時間。
不僅種植了各種蔬菜和水果,還有羅漢松、山茶和杜鵑等綠植,通過精細的修剪,這些植物不僅構成四季變幻的立體畫卷,還達成"見山仍是山"的哲學意境。
最後想說的是,退休不是生命的休止符,而是可以自主譜寫的新樂章。
無論是靜享天倫之樂,還是追尋未竟夢想,只要熱愛生活,不管什麼年齡,是否退休,照樣能綻放出璀璨霞光,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