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部華語電影一部比一部現實,能拍出來已經是奇跡了
更新于:2025-04-03 01:37:24

1、《背靠背臉對臉》

整部電影,沒有太多高光,色調偏冷,天氣都是灰濛濛的,看不見太陽。 牆上標語“禁止早婚早育”,那個年代都得想辦法怎麼樣才能生第二個孩子,現在。王雙立他爸瘋了吧?就因為重男輕女,想讓女兒變成啞巴么,這腦子也太歪了。 馬館長本性還是善良淳樸的,不願把別人想太壞,可是王雙立李會計他們已經自成一派了,主管財政大權,誠心想擠走老馬。慢慢的被文化館薰陶了呀,開始咬文嚼字,開始g僚作風,放一個又一個後門進來。

2、《黑樓孤魂》

80年代很中式還蠻有意思的恐怖片,看完會讓我覺得以前的電影人都是有生活的,在講自己的故事。見鬼,邪了。以及“G家都瘋了,何況人呢”。很樸素的鬼片,但是看到最後真的覺得牛x,難以想像,如果不是政策扼殺了這些個題材的話,那咱們的文化市場會是什麼模樣。

3、《萬箭穿心》

這真的就是九十年代的現狀,很苦,很無知。結局很厲害,生活就像麵包車,熄火了下來推一推又可以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是還選擇跟建建走呢不理解。整篇電影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愛人先愛己,無論是妻子還是母親角色,能優先的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才是我們畢生需所學。

4、《村戲》

其實這部電影沒那麼壓抑,中規中矩,演員演的都挺好,不出戲,題材其實沒那麼深刻,每個時期都有奎叔這種人出現,精神創傷是各個方面都可能造成的,樸素的演員演繹出淳樸的民風的,瘋奎子近乎偏執的守護集體財產變成了瘋子,所有人的捧殺造就了今天的他,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可笑的是最後都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全然不顧他的貢獻,支書最後也沒能守住底線,人性啊。

5、《獨自等待》

作為一部2004年的電影,可以說的還是挺多的。把簡單的故事講好,對國產電影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成功。幾位主創都獻上了略顯青澀但令人滿意的表演。不做作、不矯情,青春真好。有趣兒的電影,最近瘋狂迷戀這種千禧年京片,配樂和美術在國產喜劇片中獨樹一幟,笑淚交織,最後我差點哭了,剪輯和臺詞也好有意思。

6、《夜盜珍妃墓》

這部電影現在再看起來墓室里的場景還是夠陰森恐怖,光影與音效以及演員的表演節奏很好的搭配在一起。兒時或許只記得珍妃倏忽間坐起,重看時發現那個年代的化妝技巧也不輸現在,尤其讓人心痛的是,現在的盜墓片整的跟主題公園一樣,審查寬鬆的80年代果真中國電影的黃金期啊,這Cult味道真濃!

7、《孝子賢孫伺候著》

超現實主義+街頭劇場,這才是喜劇,原創幽默詼諧荒誕不羈 這就是為什麼不去看那些動不動十億票房的賀歲片。一群假和尚念唱著“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太好笑了,一場葬禮雞飛狗跳,紅白喜事街頭對峙,只覺吵鬧,這辦啥事還是清凈點的好。

8、《光棍兒》

聚焦農村光棍群體,沒有刻意賣慘,用質樸鏡頭呈現他們粗粝又無奈的生活,性與愛的匱乏、鄉土人情的複雜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看完滿心唏噓。全程皺著眉頭看完的,恐怖的是全片中有臺詞的女性都被極度物化了,幾百塊錢或者幾個土豆,更恐怖的是這曾是真實存在過的現象。

9、《三峽好人》

看到這些鏡頭,想起兒時。那些街道建築,人群穿著,神情面貌都跟記憶裡完全一樣。那些勞苦的工人,小包工頭,打群架的年輕人,都如此真實。那的確是一個混亂的年代,無序的年代,想起我的父親,想起每一個在社會上掙扎的人。 賈科長的畫面令人心痛。

10、《Hello!樹先生》

首先,王寶強的演技確實很好。其次,我個人感覺本片講的就是一個多思又無能的市井小民的怎麼墮落,對於時代的嘲諷(比如仗勢欺人,強佔耕地)和個人命運的悲歌,最後,還是要說為什麼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如此困難。 其它想法:樹寓意著生機勃勃,而本片中的任務卻渾渾噩噩。妻子(女性)的主動與樹(男人)的退縮,似乎是有意而為之。

這十部華語電影一部比一部現實,能拍出來已經是奇跡了!

地理冷知識——白河
地理冷知識——白河
2025-03-28 08: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