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緬甸7.9級地震已過去超過48個小時。據新華社報導,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當地時間30日下午2時許通報,緬甸強震造成全國死亡人數約1700人,另有約3400人受傷、約300人失蹤。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這是緬甸一個多世紀以來發生的最強烈地震,上一次類似強度的地震是發生在1912年的東枝地震(Taunggyi)。該機構估計,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將超過1萬人。
3月28日發生的地震震中靠近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該市是緬甸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據中國駐緬甸使館2021年12月發佈的資訊,曼德勒約有7萬名華人華僑,占該市總人口的近10%。研究者認為,實際在曼德勒生活、經商且與華人有淵源的人數遠超官方統計。中國駐緬甸大使館30日確認,截至當地時間14時30分,緬甸強震中受傷的中國公民升至14人。
曼德勒房屋倒塌,受損嚴重。受訪者海洋供圖
剛到曼德勒半個多月的華僑海洋(化名)在緬甸主要從事食品和包裝行業工作,居住在距離緬甸皇宮僅1公里多的市区。根據他的觀察,一條街上可能有幾棟樓倒塌,一些酒店和公寓損毀情況嚴重。他告訴澎湃新聞,中國人或華人有傷亡,許多賓館下面還有很多人被壓著,急需援助和救援力量。
“剛才餘震挺大的。”就在海洋接受採訪時,曼德勒又發生一波餘震。根據緬甸氣象水文部門發佈的通告,截至30日上午共報告25次餘震,其中震級最高為7.5級,最低為2.8級。
“被救的人很少。我們得知道失蹤人口才能知道被困人員大概有多少。現在網路不好,很多人我們也聯繫不上,失蹤和死亡人員肯定比緬甸官方宣佈的要多上很多倍。”家住曼德勒新城區的華人李小姐告訴澎湃新聞。
根據受訪者提供的資訊,由於缺乏避難場所,目前大量災民在街道或廣場上搭帳篷或鋪床墊。高溫下容易滋生蚊蟲,街道上也有很多污水。互聯網連接不暢,“微信電話時斷時續”,電力和水供應短缺。更值得關注的是,醫院“已經癱瘓”,重災區出現流行病暴發。
“從五樓跑到三樓,一樓和二樓就塌了”
對於兩天前的地震,海洋仍心有餘悸。地震時他剛吃完午飯準備上二樓休息。“突然樓里發出巨大聲響,然後樓房大幅擺動,我在床上都無法起身,一直持續了大概四五十秒。直到所有擺件、衣架倒在地上振動幅度才緩和一點。我趕緊跑下樓去,然後二次餘震又發生了。”
曼德勒房屋倒塌,受損嚴重。受訪者海洋供圖
海洋遇到的一位中國老鄉震前住在距離曼德勒市中心僅三公里的長城賓館。“她住在五樓,剛跑到三樓的時候,一樓和二樓就塌了。如果她跑快點,可能就被壓在下面了。”地震後,很多原本住在賓館的華人只能將酒店的床墊搬出,放在街上當成休息的地方。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緬甸南部地區娘瑞(Nyaungshwe)、卡勞(Kalaw)和平朗(Pinlaung)等鎮是受地震影響最嚴重的地區。由於房屋受損或擔心再次發生地震,成千上萬的人在街頭或空曠的地方過夜。
地震後居民露宿街頭。受訪者海洋供圖
與很多居民類似,海洋在住所外的地上搭起蚊帳,鋪了床墊,勉強度過一晚。目前曼德勒的最高氣溫為40攝氏度左右,是蚊蟲滋生的季節。家住曼德勒的華人學生Khin(化名)告訴澎湃新聞,現在街道上都是房屋倒塌的碎片,也有很多污水。
海洋表示,目前沒辦法回國,他和家人都十分擔心傳染疾病暴發。據中新網30日報導,隨行記者表示,現在重災區除霍亂疫情外,還有登革熱、瘧疾等流行病的暴發。
地震後居民露宿街頭。受訪者海洋供圖
根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資訊,截至28日,已有1200多棟房屋、3棟校舍、1家酒店和幾座宗教建築損壞或被毀,同時醫院、主要橋樑、大學以及歷史和公共建築也遭到破壞。此外,電信和互聯網服務中斷導致援助陷入困難。
“我現在所在的區域安全,但可以看到市區部分建築牆體開裂,可能有幾十座建築物倒塌。一些建築的一樓完全塌陷,部分酒店(很多中國人住的)和公寓倒塌,也已經斷水斷電了。”海洋說,“華人的房子普遍都不超過三層, 但酒店公寓就很高, 而且一樓通常是大堂 ,導致支撐不住。”
緬甸地震受災前後光學衛星圖像(災前:高分一號03衛星2025年3月16日採集,災後:資源一號02D衛星2025年3月29日採集)。
海洋表示,他居住的房屋有太陽能發電,正常用電能保證,但所在區域“幾乎沒有”網路服務商的信號,可以打通電話,但不能用WiFi。“我現在用的Telenor和Oredoo有網路,但信號不好,部分地區完全沒有網路。微信電話能打,但斷斷續續的,也不能視頻通話。”多名受訪者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均表示,由於網路不佳,他們只能接受文字採訪,無法接受通話請求。
從事旅遊行業的李小姐告訴澎湃新聞,她居住的房屋依靠太陽能發電,供水則靠發電機抽地下水,食物也準備了很多。因為柴油和汽油難買,所以他們盡量不出門。
“電力在一個月內估計很難恢復正常供應。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因為自配了太陽能發電機,生活基本上不受影響。但底層人民基本無家可歸,當地民眾自發組織捐贈食物和藥物。”儘管目前生活受到的衝擊較小,但李小姐擔憂,地震後地下水已經出現乾涸。比起食物短缺,她認為水供應更容易出現問題。
缺乏醫生和醫療資源
Khin(化名)目前在曼德勒的雲南會館進行志願服務,她告訴澎湃新聞,他們主要負責搜集資料,查看房屋坍塌情況,記錄倖存者情況以及幫忙搬運物資。“我們運送的物資主要是柴油、挖掘機和石灰粉。大家捐助的物品包括水、麵包、醫療物品、電燈和風扇。”Khin說。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29日表示,緬甸當地醫療用品嚴重短缺,包括創傷包、血袋、麻醉劑和輔助設備,導致救援工作變得複雜。緬甸中部和西北部的曼德勒、馬圭(Magway)、內比都和實皆(Sagaing)等城市的醫護人員正在努力救治大量受傷人員。
曼德勒綜合醫院(Mandalay General Hospital)門口。受訪者海洋供圖
根據海洋瞭解到的情況,曼德勒的醫院“已經癱瘓”。“很多人可能還有救治的機會。但如果沒有醫生和醫療資源,這些傷者只能等死。”
在這次地震中,首都內比都也遭受了嚴重破壞。當地一名救援人員表示,救援隊已通宵工作,最困難的是不得不放棄救助被困人員。“我感覺很沉重。還有很多遇難者需要挖掘和搬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志願者向《衛報》表示,遺體被送往城區太平間,但缺乏足夠電力。
一段在社交平臺臉書廣泛傳播的視頻中,一名男子哽咽地為母親祈禱。他坐在母親的遺體旁,握著她的手,母親仍被困在廢墟中。“媽媽,請你繼續好好生活吧。請不要擔心我。”這名居住在內比都的男子說道。
內比都和曼德勒都沒有足夠的救援隊來滿足所有求助電話。“慈善團隊和青年正在合作開展救援工作。到處都發生了事故。我們必須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來應對。”曼德勒的志願救援人員Thein Min Tun告訴媒體。
這場地震加劇了緬甸本已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該國自2021年發生政變后局勢動蕩,貨幣緬元暴跌,該國三分之一人口(1520萬人)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國際輿論注意到,緬甸領導人敏昂萊罕見向國際社會發出援助請求。敏昂萊說:“邀請所有願意前來幫助緬甸境內有需要的人民的組織和國家”。政府發言人佐敏吞在醫院告訴法新社:“我們希望國際社會儘快提供人道主義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