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卻收效甚微,怎麼辦?
更新于:2025-03-30 01:01:15

本文轉自:山西工人報

職工講述:我在一家企業負責人力資源和培訓工作。為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準,業餘時間報了很多研修班進行深造學習。我每天會列出周密計劃,強迫自己按時完成,想在短時間內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明明很努力,卻發現工作效率仍然不高,甚至出現焦慮、壓力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麼辦?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燕:你是一個非常上進的年輕人。你面對的這個問題非常常見。當一個人的能力達不到他所制訂的計劃時,就會出現情緒失落的問題。這在心理學上是目標導向行為受阻。當行為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會打破原有的行為模式和心理預期,從而引發負面情緒。

給你提供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人生無法完美,追求完美其實是一種強迫的思維方式。認識到自己存在不足是正常的,不要過分苛責自己。列出自己的優點和成就,關注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增強自我認同感。遇到挫折或失敗時,把它看作成長和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對自己進行否定。

二是設定合理目標。避免給自己設定過高、不切實際的目標。將大目標分解成可實現的小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不要讓你制訂的目標超過你的閾值和你的身體平衡度,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適當的獎勵和肯定。這樣能讓你更有成就感,也不會因目標難以達成而跟自己較真。

三是改變思維方式。學習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很有功利性地去實現目標,非要達到某個目的的過程,功利性太強就會失去學習的意義。出現自我否定或較真的想法時,嘗試用積極的思維方式和心理暗示去替代。比如,把“我必須做到完美”改為“我可以盡力做到最好”,把“我怎麼這麼笨”改為“我還提升的空間”。

此外,我們在工作中可以通過改善工作環境、增加工作挑戰等方式來增強動力,也可以通過獎勵自己等方式增強動力。

(本欄稿件由山西省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