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Z 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針對新時代年輕人打造的產品也越來越成為消費市場不可忽視的組成。比如在 PC 筆記本領域,華碩 a 豆系列筆記本一直以來就憑藉輕薄便攜、高顏值、高性能等特色頗受年輕用戶的關注,滿足他們個人化、智慧化與悅已體驗的追求。
而就在 3 月 5 日,全新華碩 a 豆 14 Air 家族筆記本在京東商城開啟預約,其中“華碩 a 豆 14 Air”與“華碩 a 豆 14 Air 香氛版”在性能與 AI 體驗上雙雙升級,而系列新成員“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則延續 Air 系列高顏高能基因,同時在輕薄機身中引入更強的 AI 體驗。
目前,全新的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已經抵達IT之家編輯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體驗怎麼樣吧。
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包裝盒以白色和橙色為主色調,整體看起來十分清新有活力,設計上十分簡潔,盒子頂部為橙色和幻彩的燙印 Logo 與產品型號文字,文字排布也是比較有設計感的。
打開包裝後就能看到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本體。我們知道鮮豔跳躍的多巴胺配色一直是華碩 a 豆系列在外觀設計上的一大特色,而IT之家這次拿到的是鼠尾草青配色,第一眼看上去就充滿沁人心脾的感覺。
從觀感上看,鼠尾草青屬於一種偏冷的青色,飽和度不高,帶有一種高級的灰調,看起來清新脫俗又絕不張揚,同時不可忽視的是,鼠尾草青本身畢竟不是低調的配色,在各種場合下出鏡也定然不會“泯然眾機”,可以說這種色澤是在低調和張揚之間拿捏得剛剛好,有一種獨特的精緻感和時尚感。
在工藝方面,a 豆 14 Air 悅享版整體為金屬機身,表面採用高精密混成噴砂技術,手感細膩爽滑。筆記本 A 面只有一枚高光鏡面 LOGO,與鼠尾草青的整個配色相得益彰,簡潔的同時提升了精緻感。
視線來到 B 面,可以看到 a 豆 14 Air 悅享版搭載了一塊 14 英寸 2.5K 解析度超清護眼屏,螢幕為 16:10 黃金比例,左右兩側的邊框很窄,螢幕上方是感測器和帶有實體遮罩的攝像頭,下方是 ASUS 的 Logo。
筆記本的 C 面是華碩新一代 ErgoSense 人體工學背光鍵盤和 5.9 英寸大面積的觸控板,鍵盤為孤島式設計,1.7mm 長鍵程,下凹弧面鍵帽。
觸控板區域也是比較大的,表面做了順滑塗層,同時採用靜音設計,使用起來很方便,點按不擾人。同時支援快捷智慧手勢功能,例如左邊緣劃動科調節音量,右邊緣劃動可調節亮度等。
來到底部,a 豆 14 Air 悅享版採用了大面積的散熱孔,上下兩條長腳墊,用於抬高機身更好地説明散熱。左右側還有兩個揚聲器開孔;四邊還做了弧度處理,視覺上更顯輕薄。
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整機輕約 1.39kg,薄至 15.9mm,十分輕靈小巧,外出攜帶也非常方便,可以輕鬆帶著它在咖啡館、圖書館等各種場合進行移動辦公。
介面方面,這款筆記本的機身右側提供了 1 個 USB-A 5Gbps 介面,左側為 2 個全功能 USB-C 5Gbps 介面、1 個 USB-A 5Gbps 介面、1 個 HDMI 介面和 1 個 3.5mm 音訊介面。
a 豆 14 Air 悅享版最大開合角度可以達到 180 度,方便與他人共同分享螢幕。並且,也支援單手開合螢幕。
整體來說,a 豆 14 Air 悅享版作為 a 豆家族新成員,其延續了該系列年輕態的產品設計和美學理念,鼠尾草青的新鮮配色搭配全金屬精密噴砂的工藝帶來了時尚又高級的品質,再加上簡潔高階的美學設計,a 豆 14 Air 悅享版顯然可以成為年輕使用者們的高顏值工作伴侶。
看完了外觀,我們接著來看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基礎性能表現,首先處理器方面,這款筆記本搭載全新的 AMD 銳龍 9 H 270 AI 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採用 4 納米製程工藝,“Zen 4”CPU 架構和 RDNA 顯卡架構,8 核 16 線程,最高主頻 5.2GHz,搭載 Radeon 780M 集顯,同時還有 AMD Ryzen AI 技術加持,NPU 性能至高提升 60%,至高 NPU+CPU+GPU 總 AI 算力 39 TOPS。
值得一提的是,其搭載的 AMD 高性能核顯 Radeon 780M,採用 AMD 獨立顯卡的 RDNA3 架構,12CU 圖形核心數。性能相比上代提升約 23%,支援視頻 AV1 硬體編解碼,而且還能暢玩主流 MOBA、FPS 遊戲。
從參數上來看,AMD 銳龍 9 H 270 AI 處理器相比另一款 AMD 人氣處理器 R7 8845H 相差不大,主頻略有提升,整體性能應該比 R7 8845H 高一些。可以說銳龍 9 H 270 應該是銳龍 200 系列的最強處理器了,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選。
在實際測試時,IT之家首先使用 CPU-Z 自帶的 BenchMark 進行測試,a 豆 14 Air 悅享版單核成績達到 682.7 分,多核成績為 7097 分。
在 CPU 理論性能的 CineBench R23 測試中,a 豆 14 Air 悅享版取得了單核 1807pts,多核 16119pts 的成績,這個表現還是比較出色的。
再看 CineBench R20 的測試,a 豆 14 Air 悅享版上這款銳龍 9 H 270 AI 處理器單核為 703pts,多核成績為 6113pts。
接著IT之家又使用 3D Mark 中關於 CPU 理論性能的專案 CPU Profile 進行了測試,a 豆 14 Air 悅享版筆記本單線程 1024 分,最大線程 7509 分。
在 PC Mark 10 的綜合辦公性能測試中,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綜合成績為 6982 分。
反而在同樣代表綜合辦公性能的 CrossMark 中,a 豆 14 Air 悅享版取得了 1707 分的綜合表現,每一項指標均高於基準線,可以輕鬆應對辦公生產的需要。
接下來是和 GPU 有關的測試。IT之家首先選擇 3D Mark 中的 Time Spy 來進行基準測試,這枚 Radeon 780M 核顯得到了 3255 分的綜合表現,其中顯卡分數為 2902 分。
此外小編還測試了 Steel Nomad Light 專案,其綜合成績為 2650 分。
然後是常用的渲染器 V-Ray 測試,V-Ray Benchmark 渲染採樣數量 11449。
除了各項跑分測試,IT之家也用 a 豆 14 Air 悅享版進行了遊戲測試,儘管這並不是一款主打遊戲體驗的筆記本,但應對像《CS2》這樣的輕度遊戲還是可以的。
測試《CS2》時,IT之家首先在 2560×1600 原生 2.5K 解析度下進行遊戲,畫質預設選項設為最低,通過幀率記錄獲得的數據,在進行遊戲時,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平均幀率可以達到 101fps,已經是能夠暢玩的水準了。
接著小編將解析度調整為更為常見的 1920×1200,其他選項不變,這時 a 豆 14 Air 悅享版運行遊戲的幀率進一步上漲,平均能達到 120fps,玩起來就更加流暢了。
穩定性方面,IT之家使用 AIDA 64 對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進行了單烤 FPU 的測試,烤機 10 分鐘後,CPU 的整體功耗穩定在 48.5W,核心溫度穩定在 79.3℃,這個溫度並不算高。此時筆記本仍然能夠正常操作,拖動滑鼠、打開檔等都沒有特別明顯的卡頓,可見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穩定性確實是能夠讓人滿意的。
同時小編測得此時筆記本 C 面最高溫度出現在鍵盤“W”和“E”鍵附近,為 40.3℃。
而此時在正常使用筆記本時人頭部的距離處測得噪音為 50.4dBA,能聽到風扇疾速運轉的聲音,但能接受,並沒有到擾人的程度。
除了這些,我們還對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進行了記憶體和存儲性能方面的測試,IT之家拿到的這款筆記本搭載 32GB 雙通道 DDR5-5600MHz 記憶體,在 AIDA 64 快取和記憶體測試中,a 豆 14 Air 悅享版記憶體讀取速度為 61146 MB/s,寫入速度為 87005 MB/s,拷貝速度為 68986 MB/s,延遲為 92.4ns。
接著看硬碟的讀寫性能,在 CryStalDiskInfo 中可以看到,a 豆 14 Air 悅享版搭載的是一塊來自海力士的 1TB PCle 4.0 硬碟。
然後使用 CryStalDiskMark 來進行硬碟實際讀寫性能的測試,可以看到這塊硬碟的 SEQ1M Q8T1 讀取性能為 6599.37 MB/s,寫入性能為 5916.04 MB/s,讀寫性能表現也是比較出色的。
此外,IT之家還對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螢幕做了測試,正如前面所說,這款筆記本搭載的是一塊 14 英寸的 2560×1600 2.5K 高解析度 LCD 螢幕,圖元密度達到 216 PPI,支援 100% sRGB 色域,支援 400 尼特高亮度顯示。
實測時,IT之家使用校色儀測得這塊螢幕的局部峰值亮度可以達到 501 尼特。
在系統內置的華碩管家 MyASUS 中,用戶可以設置屏幕顯示的模式,包括標準模式、鮮豔模式、手動調整色溫以及護眼模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調整。
這裡IT之家在標準模式下進行測試,測得屏幕顯示色域覆蓋可以達到 96.8% sRGB。
色準方面,測得平均偏離值為 0.18,最大偏離值出現在黑色部分,為 0.9,整體來說這塊螢幕在色彩顯示上還是非常準確的。
續航方面,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搭載 70Wh 凍齡大電池,支援快充技術。IT之家對其進行了續航測試,測試時,小編將筆記本風扇模式設為靜音模式,Windows 電源管理設為最佳能效,Wi-Fi 和藍牙全關閉,螢幕亮度和系統音量均設為 40%,初始電量為 100%,然後持續迴圈播放本地 1080P 電影,從 3 月 13 日晚間 21:50 開始播放,直到 3 月 14 日 15:10,此時電量剩餘 2%,已經瀕臨關機,如此整整播放了 17 小時 20 分鐘的本地 1080P 視頻,IT之家注意到,當電量還剩 30% 的時候系統自動進入節能模式,此後電量消耗極慢,整體來說,這個續航表現相當能打。
總體來說,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在各項常規處理性能方面的測試表現也是比較讓人驚喜的,整體性能對於一款主打高顏高能 AI 輕薄本的筆記本來說綽綽有餘,也可以適當用於一些輕度的遊戲娛樂。
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定位為高顏高能 AI 輕薄本,AI 體驗自然也是這款筆記本的核心看點。正如前文所說,AMD 銳龍 9 H 270 AI 處理器的 NPU+CPU+GPU 總 AI 算力可以達到 39 TOPS,那麼擁有這樣豐富的本地 AI 算力能夠為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帶來怎樣的體驗呢?
測試時,IT之家首先針對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 AI 能力進行了跑分測試,使用 Procyon 中的 Microsoft Windows ML 項目進行測試,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綜合得分為 122 分。
接著小編使用代表本地 AI 大語言模型能力的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進行測試,選用的事 MISTRAL 7B 模型,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綜合得分為 239 分,具體來看,平均 TIFT 為 12.81s,平均 OTS 為 16.02 tokens / s。載入時間為 5.2s,這個成績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
接著IT之家使用 Amuse 這款軟體來進行 Stable Diffusion 的文生圖能力測試,這款軟體可以通過在本地運行包括 Stable Diffusion 在內的多種模型來實現 AI 繪圖,並且它還支援 AMD XDNA 超級解析度技術,可以在 Stable Diffusion 階段結束時加速並輸出 2 倍尺寸的圖片。
當第一次啟動軟體時,Amuse 會自動檢測到 AMD XDNA NPU,並自動切換勾選超級解析度技術。
測試時,IT之家使用 SDXL Turbo 模型,讓他一次生成 4 張主題為“在冬天的樹林裡,聖誕老人在給孩子們發禮物”的圖片,測試過程中小編先將網路斷開,保證是完全在本地運行。可以看到生成的過程主要是利用 GPU 的性能,GPU 佔用最高達到 100%,但是在結束階段輸出 2 倍尺寸的圖片時,會利用 NPU 的性能,因此通過性能資源管理器可以看到,圖片生成過程中,GPU 性能佔用會短暫沖高到 100%,接著會調用 NPU 性能,性能佔用達到 1%。
從效果來看,生成的圖片質量還是比較高的,也很符合要求,生成這 4 張照片耗時 26.8s,性能為 2.2it/s。
接著小編打開軟體的高級模式,還是使用 SDXL Turbo 這一模型,讓它生成一張主題為“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的圖片,這次生成 1 張照片,耗時為 4.2s,非常快速,性能為 1.7 it/s,同時可以看到,在高級模式中設置的生成圖片大小為 512×512,但是最終輸出的結果經過 XDNA 技術放大后變成了 1024×1024。
除了 Stable Diffusion 的本地文生圖測試,IT之家還在本地部署了最近很火的 DeepSeek-R1 模型,來進一步考察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本地 AI 能力。小編首先部署了 DeepSeek-R1-Distill-1.5B 模型,詢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要去青島進行 3 天的旅遊,請幫我制定一份遊玩攻略。”
DeepSeek 很快給出了詳細的回答,回答的品質整體沒什麼問題,只是推薦的景點稍微有些小眾。
同時可以看到,生成這段回答的性能參數,速度為 27.73 tok / s,第一個 token 輸出的時延僅為 0.1s。
接著小編問了一個偏專業性的問題:布洛芬緩釋膠囊可以和孟魯司特納片一起吃嗎?DeepSeek 依然給出了比較靠譜的回答。
這一次輸出了 792 tokens,速度為 28.21 tok / s,首個 token 輸出的時延為 1.33s,表現不俗。
運行 DeepSeek-R1 1.5B 的模型對於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來說比較輕鬆,隨後小編又部署了 DeepSeek-R1 7B 的模型。然後先用一道數學題來考考 a 豆 14 Air 悅享版。
可以看到大模型給出了這道數學題的正確答案,共輸出 401 tokens,速率為 10.51 tok / s,首個 token 時延為 0.63s。
接著小編又問了一個問題:“冬天汽車擋風玻璃總是起霧,該怎麼辦”。DeepSeek-R1 7B 這次回答輸出了 761 個 tokens,速率為 10.44 tok / s,首個 token 時延為 3.32s。
從上面這些測試可以看到,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本地 AI 性能確實是比較強勁的,即便是在離線狀態下也可以通過本地運行 AI 大模型來獲得 AI 加速生產力的體驗。當然,對於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來說,其實大家也無需麻煩地去本地部署大模型,因為 a 豆 14 Air 悅享版本身就內置了兩大好用的 AI 應用,分別是“豆叮知道”和“豆叮 AI 助手”。
我們先看“豆叮知道”,這華碩 a 豆全新推出的端雲一體 AI 大模型,憑藉 a 豆 14 Air 悅享版強大的 AI 性能,可以實現智慧問答、文檔總結、個人知識庫學習、AI 繪圖、AI 識圖、電腦設置、軟體控制、語音輸入、自然語言交互等豐富的 AI 功能體驗。重要的是,即便在斷網環境下,“豆叮知道”依然可用,通過直接訪問本地模型,實現離線的大模型推理。
比如在測試時,IT之家就將設備斷網,然後讓豆叮知道幫我寫一篇安卓程式師的招聘文案,豆叮很快就寫了出來,可用性很高,基本拿來直接改改就能用了。
“豆叮知道”有一個小編比較感興趣的能力就是他可以學習電腦中的文檔知識,然後輕鬆應對我的各種提問。比如測試時小編讓“豆叮知道”學習電腦中指定資料夾中的文件,一共 8 篇大型文件,一分鐘不到就完成了學習。
完成學習后,點擊對話框上方的“引用知識”按鈕,就可以讓“豆叮知道”引用學習到的本地知識來回答問題。小編針對文檔資料中的資訊詢問了“豆叮知道”一個問題,它能夠立刻準確地回答出來。
再比如小編針對另一篇文檔中關於車載晶元的話題詢問“豆叮知道”,它依然很準確地回答出了結果,並且涉及的知識點在文檔中的圖表資訊中,“豆叮知道”也能幫我們整理出來之後進行回答。
除了“豆叮知道”,還有“豆叮 AI 助手”,大家在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的“a 豆電腦管家”裡可以找到並使用。和“豆叮知道”不同的是,“豆叮 AI 助手”是基於雲端大模型實現的,可以提供體驗更出色的聊天對話、問題解答、全能寫作、AI 代碼、AI 繪圖、AI PPT 等全新 AI 功能。“豆叮 AI 助手”主要是基於豆包大模型提供服務,目前也已經接入了 DeepSeek。
IT之家也進行了體驗,首先小編問了一個聊天陪伴相關的問題:“不知道今天晚上吃什麼。”“豆叮 AI 助手”立刻列出了適合晚上吃的菜品。
接著小編用一個人情世故相關的問題考它:“朋友向我借 5000 塊錢,但是我最近手頭也比較緊,該如何婉言拒絕?”,它也很快列出了一些可以參考地話術,整體看下來,情商還是很高的。如果大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可以找“豆叮 AI 助手”幫忙。
此外,“豆叮 AI 助手”的全能寫作功能也可以幫我們撰寫一些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能會用到的文案,比如小編讓它幫我寫一段公司年會的主持人開場白,豆叮 AI 助手很輕鬆就寫了出來,小編看了一下,基本是可以直接用的。
AI 繪圖功能則可以幫我們生成一些圖片素材,這對於從事設計和創意工作的用戶來說很好用,例如IT之家讓它幫忙生成一張“人工智慧和醫療行業結合”相關話題的圖片,並且還可以選擇生成的圖片尺寸、數量、清晰度。“豆叮 AI 助手”生成的照片很貼合要求,質量也比較高。
“豆叮 AI 助手”還支援 AI PPT 功能,點開后,你可以導入檔案生成 PPT、粘貼文本生成 PPT、或者通過文章網址生成 PPT,也可以導入 PPT 進行編輯美化。此外在這裡大家還可以選擇使用 DeepSeek 大模型進行生成。
測試時,小編選擇 DeepSeek R1 大模型,然後導入一篇文字版的朱自清《背影》教學大綱,讓它幫我生成一份 PPT。
在生成 PPT 之前,你可以選擇“豆叮 AI 助手”提供的 PPT 模版,選擇模版后點擊生成 PPT 即可,非常方便。
可以看到,生成的 PPT 質量還是比較不錯的,替換上自己的圖片素材,再稍作修改後就能用了,整個生成的過程也就幾分鐘的時間,要是自己手動寫 PPT,得需要好幾個小時。
小結一下,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無愧於高顏高能 AI 輕薄本的定位,在 AMD 銳龍 9 H 270 AI 處理器的加持下其不僅有出色的本地 AI 算力,同時還有內置的“豆叮知道”和“豆叮 AI 助手”兩大 AI 應用來為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便利和高效。
總體來說,IT之家在體驗、測試完華碩 a 豆 14 Air 悅享版后的感受可以用三高來概括:高顏值、高性能、高能 AI。這是一款超薄便攜、顏值好看的筆記本,同時在“輕薄本”基礎上,它在性能釋放、遊戲表現,續航能力方面都超出預期,再加上 AI 體驗讓生產力和創作力加速,a 豆 14 Air 悅享版確實達成了一種科技和美學的交融,同時讓“悅己”不止是理念,更成為觸手可及的日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