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聊到了航司通過官方管道提供票價和退改費驗證的事,引起了不少朋友的關注。
有朋友談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機票和酒店等旅遊產品的價格,誰說了算?
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本應很清晰,航司和酒店就是服務的供應商,賣多少錢,怎麼賣,當然應該是他們自己說了算。
但是在現實中,由於平台強大的流量聚合能力,他們對大多數酒店都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各種“特牌酒店”的合作方式應運而生,核心就是:最低價且必須是獨家!
而且由於各種管道間的串貨,甚至是職業搬磚公司的存在,以及各種眼花繚亂的行銷手段盡出,讓航司、酒店在各個渠道的銷售價格可謂是五花八門。
同時,OTA還利用各種追價工具監測酒店在各個渠道的價格,甚至還可以直接調整酒店在自身渠道的價格,以保證價格的競爭力。
以上種種的結果,就是大多數酒店喪失了對自身價格的控制力,賣多少錢都不是他們自己能說了算的。
雖然航司在機票分銷方面有更強的主導權,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直銷做得好,而是因為幾大頭部航司的市場份額更高,代理商不守規矩的後果可能很嚴重,很多年前的去哪兒就曾有過前車之鑒。
中國旅遊市場之所以在定價方面亂象叢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產品的同質化強,供大於求,航司和酒店必須要通過低價策略搶奪有限的需求。
那麼,面對這些亂象,航司和酒店是不是就沒招了?或許國際市場的一些經驗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鑒。
價格一致性Rate Parity,是全球酒店行業的術語,意思是同一家酒店同一產品在任何公開管道的銷售價格保持一致。
但這種看似公平的做法,實則最大的受益者就是OTA,因為它限制了分銷市場中的新興企業通過價格來形成差異化的能力。限制了競爭,OTA就可以繼續享受規模化和流量的紅利。
近年來,歐美反壟斷機構一直在與Booking.com, Expedia, HRS等OTA巨頭進行著博弈,並對價格一致性條款重新進行了約定。
根據部分國家反壟斷機構的裁定,Booking.com將取消與其他OTA保持房價一致的規定,包括價格水準、可售房情況和預訂條件。
按照此政策,Booking.com將保留其現有的“狹義最惠國”協定,確保Booking.com與酒店官方網站提供相同的價格和預訂條件。
此項房價政策將在各OTA之間形成高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酒店通過與不同OTA的合作以刺激形成多樣的價格和預訂政策(諸如,免費預訂取消,無線網路,早餐),最終造福消費者和酒店自身。
簡單來說,就是酒店可以選擇在其他渠道銷售低價,但必須保證自身的官方管道與OTA渠道的價格一致。
這種做法能否適用於中國市場,你怎麼看?請在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