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媽咪抑鬱病因解讀 及時預防是關鍵
更新于:2025-03-26 12:06:26

現在越來越多的產後媽咪患上了產後抑鬱症,患上了這病之後,不管是對自己或者是家人都是一種煎熬,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會患病呢?又該怎麼去預防呢?

產後抑鬱的原因:

心理因素:情緒不穩定影響產婦心理健康狀態

不只是產婦,每個人一天中喜怒哀樂常有發生,產婦的性格對於產前及產後身心障礙的發生具有重要影響。據瞭解,孕期焦慮發生率為16%,抑鬱的發生率為3.3%一33%,情緒控制差、敏感、多疑、壓抑等的孕婦在孕期易出現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而情緒穩定、控制力強、自信心與自尊心強、樂觀的孕婦心理穩定性高,孕期心理健康狀態好,產後抑鬱的發生率比情緒穩定的孕婦要高。孕婦的身心狀況水準與其個性特徵密切相關,妊娠對女性來說是一種強烈的精神刺激。性格內向的孕婦,對妊娠和分娩的懼怕和對孩子性別的過分關注等一系列的刺激所引起的情緒變化,不能及時宣洩和自我平衡,主要表現為情緒的波動和不穩定。

社會因素:缺乏家庭和社會的支援與説明

家庭不和睦、家庭經濟條件差以及產後親屬冷漠,缺乏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與説明等都是引發產後抑鬱症的危險因素,孕婦在分娩中如果不良的分娩結局如死胎、畸形兒及家庭對孩子性別的反感等同樣也會導致抑鬱。初為人母,角色的變化對產後抑鬱症的發生有一定的影響。早年多見的產後抑鬱症多為產婦受教育程度低,擔心費用支出等,而近年來的趨勢相反,產婦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發生抑鬱,關注擔心的事物太多,寶寶一動一靜令產婦心理身體發生改變。

以上的因素是最容易導致產婦發生抑鬱的,所以一定要及時的去避免,及時的去預防:

產後別讓過多人打擾。產後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時間,過度困乏直接影響新媽媽的情緒。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打擾,特別是親朋好友的探視。

儘快認同母親角色。新媽媽要運用母親角色,關心、愛護、觸摸小寶貝,經常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積極採取母乳餵養,這些有助於新媽媽消除自認為無能的心態。

最好回娘家坐月子。在娘家坐月子,熟悉的環境、至愛的親人,可以説明新媽媽化解照料小寶貝的無措感,減輕她們的身體痛苦和內心煩惱等。

新爸爸多體諒新媽媽的情緒變化。新爸爸要盡量避免出門,積極主動給小寶貝洗澡、換尿布,並承擔其他家務。小寶貝夜裡經常會哭鬧,丈夫應該與母子同住一起,説明照料,避免新媽媽產生委屈情緒。當妻子出現情緒沮喪時,丈夫多給予同情、支持、愛護和諒解,避免爭吵。

本文僅為健康科普,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