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前多了解與準備,避免這5大誤區!
更新于:2025-03-26 10:12:22

裝修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各種瑣事一大堆,尤其是對第一次裝修的業主來說,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錯,這給以後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在裝修前一定要多瞭解,多做準備,避免步入一些不必要的裝修誤區。

誤區1. 先裝門再裝地板

先裝門還是先裝地板?這個問題其實主要得看地面鋪的是什麼材料。畢竟地面材料不同,答案也不盡相同。

1、如果是地磚或大理石,最好是先鋪地磚再裝門。

這種情況,如果先裝門的話,等到貼地磚時,貼磚的水很容易印到門套上,影響美觀。

2、如果是實木地板,則需先裝門後鋪地板。

這是因為實木地板在安裝時下面要先放龍骨架,只要磕壞了哪怕小拇指這麼一小塊,要更換一塊也得動全部,非常麻煩。另外如果先鋪地板,等到裝門的時候,木屑和膠水會把地板弄得很臟,木屑也會容易進入地板縫隙。

3、如果是複合地板,最好是先裝門後鋪地板。

無特殊要求,但是最好是先裝門后鋪地板,道理和實木地板是一樣的,為了保證美觀避免划傷地板,建議先裝門後鋪地板。

注意:在裝門的時候一定要告知安裝工人地板的厚度,這樣安裝工人可以通過地板的厚度來預留尺寸。

誤區2. 客餐廳盲目做隔斷

隔斷確實可以起到功能劃分的效果,隔而不斷,緊密相連,既能更好的區分空間,又能讓空間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但如果空間不夠大,最好避免使用隔斷來劃分空間。

首先,隔斷是會佔據室內面積,讓原本不大的空間更擁擠;其次,隔斷會阻礙光線的傳達,室內可能會變暗,也會阻斷人的視線,破壞空間整體感。

建議:如果一定要做空間劃分,可採用鏤空、透明玻璃等來隔開。

誤區3. 櫥櫃設計千篇一律

一般說來櫥櫃的高度是在80-85cm之間,吊櫃到地面的高度是60cm—158cm。普通身高做飯是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做飯的人偏矮或偏高,踮著腳或者彎著腰都會很辛苦,一日三餐三小時,身體會積損。

所以,廚房的各種櫃子(包括櫥櫃、吊櫃、擱板和抽屜)的高度,不要千篇一律,在高度上一定要根據家裡常下廚的人的實際情況來定。

誤區4. “膏藥”貼滿牆

許多家裝總是在門廳、門後邊或洗手間安上衣鉤、衣架、吊櫃,還美其名曰:東西掛起來不佔地方。這些陳規陋習不僅是對視覺空間的極大侵佔,顯得屋裡亂糟糟的,更重要的是吊起來的櫃子里放著總是常年不用的東西。

最好在不影響視覺空間規律的準則下,在拐角闢一處衣帽間或貯藏室、貯藏櫃分類擺放。

誤區5. 衛生間坡度不夠

這是常識性的問題。衛生間的裝修,坡度一定要適量放大,方便淋浴的水排出去。避免洗衣、洗澡后室內積水,而且積水常常引起的問題就是污垢和異味留在室內。

衛生間地面向地漏處排水坡度應為2%-3%,地漏處排水坡度,從地漏邊緣向外50mm內排水坡度為5%。衛生間回填、找平時,應以地漏為中心向四面方向輻射,找準坡度,抹面要求平整,表面無坑、無縫隙,不起沙,以不積水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