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個家是否乾淨,一定是跟這家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
據我觀察,身邊所有能保持常年乾淨的家庭,大都有這8個好習慣,不信你對照一下,無一例外!
1、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對於愛乾淨的人,做家務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相信:充分利用好碎片時間,比擠出一大段專門的家務時間更有效。
比如早上起來,就順手將床鋪整理了,一分鐘就搞定;
做飯的時候,煲湯的空餘時間,順手就將檯面擦乾淨了,三五分鐘搞定;
每天只要下樓,順手就把垃圾扔了,兩分鐘搞定;
睡覺前,沙發、茶幾、電視櫃順手就整理了,十分鐘搞定。
......諸如此類。
對他們來說,碎片化的時間,就足以搞定家務,家裡還常用常新,自己也不會感覺太累。
2、商品的外包裝直接扔掉
現在,很多商品的外包裝,都處於包裝過剩的狀態,一個快遞拿回來,除了外包裝的箱子之外,裡面還有各種泡沫,產品的包裝等等。
如果不及時扔掉,家裡的玄關絕對時常都是這種狀態。如何乾淨呢?
還有像外賣飯盒、一次性餐具、紙質的說明書、衣服的包裝袋等等,如果全部攢下來,那家裡過不了多久,櫃子裡、抽屜里都成垃圾場了。
而那些家裡乾乾淨淨的人,早在第一時間就將這些“垃圾”處理掉了,甚至不讓它們進家門,如此,家裡時常都是清清爽爽,也無需過多斷舍離。
3、網購的物品收到后及時查看
網購很方便,但也因為太方便了,也給不少人造成了困擾。
買回來的東西,懶得及時拆,堆在那裡。想起來時再看,東西已經不喜歡,但也退不掉了,扔之覺得可惜,留著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再用,最後大概率也是閑置。
還有一些人,買的東西沒有運費險,因為不捨得掏那幾塊錢運費,就退而求其次將物品留下,結果,塵封在櫃子裡幾年都沒出世過。
而那些家裡乾乾淨淨的人,網購的物品,都會第一時間查看,並用當下需要、合適、愉快的原則去衡量,不達標的,就立馬退貨,根本不考慮運費的問題,長此以往,家裡的“垃圾”自然也少。
4、不喜歡的禮物及時處理
不管是合作方送的,還是買東西的贈品,如果這個禮物自己根本不喜歡,就別因為不捨得而強行留下了,後期發揮作用的幾率微乎其微。
而且,這類物品一旦拿回了家,再想著送出去,就難了,會增加思考和決策的過程,勞心費力,這類無用又勞神的事情,還是少做吧。
那些家裡乾乾淨淨的人,在這方面,往往也是比較果斷的,不喜歡的東西,及時送給有需要的人,給家裡減負,還能讓物品發揮更大的價值。
5、堅持有出才有進
對於日用品、快消品倒是無所謂,即便有囤貨,大都也會在半年內消耗掉,如果價格合適,適當囤貨也是ok的,但也不要太誇張。
但對於消耗慢的物品,比如護膚品,化妝品這類,本身一瓶就能用大半年甚至一年,如果無腦囤貨,那無形中也會增加使用和收納的負擔。
那些家裡乾乾淨淨的人,對這類物品,都會堅持“有出才有進”的原則,買之前會先想想,家裡的是否需要停用,如果沒有替換的想法,就會管住自己,堅決不囤貨。
6、不要大街上免費的東西
如今,市場競爭激烈,大街上推銷形式太多了,掃個碼就能免費領玩具、臉盆、紙巾、檔袋之類,很多人為了佔小便宜,就忍不住領回家。
但實際上,這種行為不僅浪費時間,洩漏個人資訊,更重要的是,贈送的東西,大都品質差、安全不過關,拿回家根本用不上,堆到家裡就變成垃圾。
而那些家裡乾乾淨淨的人,根本不會要這些東西,從源頭上阻斷,家裡也無需過多考慮收納問題。
7、家裡準備“臨時回收桶”
對於不好分類收納的物品,很多人並沒有太好的想法,直接就堆在桌子或抽屜里,家裡雜物一多,自然看起來也不會太乾淨利索。
而對於愛乾淨的人,他們會隨時給家裡準備一個“臨時回收桶”,將不好分類,但還有使用價值的物品,都放在裡面,然後,到週末再統一安排歸位。
這樣,周內的時候,即便有雜物,也都會臨時收納在桶裡,家裡不會顯亂。
而週末二次整理的時候,不需要的就直接扔掉,需要的再二次分類,如此重複,家裡只會越來越乾淨。
8、給每個物品“安家”
有沒有想過?,家裡怎麼整理還是淩亂,其實是收納空間嚴重不足的表現?
想要家裡乾淨,在裝修時,櫃子的設計就得考慮到位,讓每個物品都有自己的“家”,比如現在流行的客廳滿牆櫃。
專門的家政櫃。
甚至800庫的儲藏櫃,等等。
只要空間允許,各種櫃子在設計階段就提前安排上,後期所有的物品都有家可歸,收納會輕鬆很多。
編後語
都說“乾淨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財不入髒門”,如果你家日常也是乾乾淨淨的,那你一定擁有以上的8個好習慣。
當然,即便自己做不到100%,那也無需焦慮,只要你為自己家的乾淨努力了,家裡也不會太差,畢竟,在這個人人忙碌的時代,保持家裡時常乾淨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