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餘姚市民劉女士一直有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在最近一次的腸鏡檢查中,劉女士被告知回盲部有一腫物,建議進行增強CT檢查,結果考慮闌尾粘液性腫瘤或粘液性癌的可能。於是劉女士在市中醫醫院外科一病區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針對該類疾病,我們業內一般有開腹、腹腔鏡輔助以及完全腹腔鏡下手術三種方式。”據該院外科主任金水泉介紹,傳統上,腹腔鏡輔助手術通過微創手段完成關鍵步驟,如層面解剖、系膜遊離和血管離斷等,但仍需藉助腹部較大切口來體外切除腫瘤腸段並完成消化道重建。這種手術方法在減少創傷、加速恢復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相比之下,完全腹腔鏡下的右半結腸切除術則代表了當前外科技術的最前沿。它不僅繼承了腹腔鏡手術的微創優勢,更將腫瘤切除與消化道重建的全部過程均置於腔鏡視野之下完成,無需額外開腹切口。這一技術的優勢在於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創傷,降低術后疼痛,促進快速康復,並減少術后併發症的風險。然而,該類手術也對手術團隊的技術水準提出了較高要求,從精準操作到團隊協作,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經過多學科會診,外科金水泉團隊最終選擇了完全腹腔鏡下的右半結腸切除術。
金水泉主任正在進行手術
手術當天,在多學科的配合和外科金水泉團隊的主導下,劉女士接受了完全腹腔鏡下的右半結腸切除術,完整切除了腫物及淋巴結。術后病理結果令人欣慰:劉女士患的是闌尾低級別黏液性腫瘤,且處於較為早期的階段。在外科一病區醫護團隊的精心照料下,劉女士的各項指標都良好,很快便順利出院。由於病理分期較早,劉女士無需接受化療等後續治療,只需按照醫囑,定期隨訪複查即可。
談及此次劉女士的經歷,外科崔穎穎醫師特彆強調了預防和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崔穎穎表示,闌尾部腫瘤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以及定期體檢等預防措施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家族中有闌尾腫瘤病史的高風險人群來說,更應提高警惕,定期進行針對性檢查。
此外,闌尾部腫瘤一般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當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時,往往伴發了腹膜轉移。它通常是在患者接受闌尾炎手術時被發現,或者是腫瘤擴散到其他部位引起明顯消瘦、疲勞后,經過穿刺活檢才被發現。而劉女士此次能夠幸運地及早發現腫瘤,完全得益於她堅持定期體檢的良好習慣,最終讓闌尾腫瘤得以早發現和早治療。
編輯、一審:汪鋒標 二審:劉文治 三審:王潤
【本文轉載於媒體帳號(https://www.yynews.com.cn/17006/202409/t20240926_5741934.shtml),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作為本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