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一個充滿創意的空間,能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在北京一個敞明而具備多功能的居所中,有一間被重新打造的工作室兼住宅,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扣人心弦的實例。
這間住宅的設計理念基於“流動性”的空間安排——讓居住和工作的功能不僅共存,而且融合得天衣無縫。首先,主人通過調整門窗佈局,將入口門外推移,用大幅的玻璃推拉門代替,簡直將自然光線請進了屋內。開放性的第一層空間既是工作和迎客之地,也通過巧妙設計保留了私密的生活區在明亮而有採光的二樓。
更引人入勝的是,戶外設置的樓梯下,故意種植了藍花楹和珊瑚樹,每一次的升降都讓人伴隨著花樹香氣,培養了極富感官享受的走路體驗。屋內設計精巧細緻,不拘一格的生活區實現了休閒和工作的自如轉換,大長桌不僅是商討與用餐的場地,更是主人閒暇時繪畫的空間。極簡的生活方式在這裡得以詮釋,廚房的簡化設計和用餐的方便佈局,體現了現代家居趨勢下的以人為本思想。
為了保證隱私,臥室使用L形隔斷創造出一個半開放的私密空間,在這個小巧的家族世界里,休息和活動互不干擾。此外,用手工畫融入室內新增了藝術氣息,斑駁的燈光下流淌出家的溫馨。
在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上,專案竭力倡導環保和可持續理念。雕塑和各種傢俱都使用了可再生材料或者是二次利用的資源,展現出對環保的責任感和現代先鋒的美學追求。
通過這個居所改造的案例,我們不禁要問,一個設計優雅且功能全面的居住環境,是否就是提升生活品質的秘訣?設計的實力是否足夠賦予我們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也許,居住不僅僅是為了住,更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