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佈5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犯罪典型案例 直播變相非法薦股成重災區
更新于:2025-03-26 05:54:03

3月21日,公安部公佈5起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上海、江蘇、安徽、廣東等地的案件。

公安部指出,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聚焦場外配資、非法投資諮詢等犯罪活動,堅持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犯罪,持續開展全鏈條、全方位打擊,成功偵辦破獲一批重點案件,有效震懾了犯罪,有力維護了資本市場秩序,切實保護了投資者合法權益。從5起案件本身來看,主要涉及巨額非法配資、非法從事期貨經營業務、直播變相非法薦股三大方面。

槓桿比例高達10倍

根據公安部的歸類,5起典型案例均可劃歸為非法經營,但具體形式有所不同,最終結果均是犯罪者牟取巨額暴利。

一類是通過經營非法配資牟利。上海李某、安徽王某浩兩個案件即屬於此類,涉案金額均高達數億元。

根據通報,2022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依法立案偵辦李某等人涉嫌非法經營案。經查,2015年至2022年,犯罪嫌疑人李某、蔣某鋒為謀取利益,在無證券融資融券業務經營資質的情況下,對外募集資金並公開招攬配資客戶,按1:1至1:5不等的槓桿比例,為其提供配資資金進行證券交易,每月按配資金額收取利息。截至案發,李某、蔣某鋒以上述方式為客戶提供場外配資共計7.4億余元,非法獲利1100余萬元。2024年8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犯非法經營罪對李某等被告分別作出有罪判決,並處罰金。

2024年9月,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禹會分局依法立案偵辦王某浩等人涉嫌非法經營案。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浩、黃某明在未獲得證券業務經營資質的情況下,搭建場外配資平臺非法經營場外配資業務。該犯罪團伙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招攬客戶,並為其提供3至10倍槓桿配資用於炒股。截至案發,王某浩等人利用該平台招攬客戶4700餘人,提供配資4.2億余元。目前,王某浩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歸案,案件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業內人士指出,場外配資俗稱借錢炒股,是一種非法的高槓桿融資工具。高槓桿的特性使得配資公司的借款金額往往高出投資者支付的本金數倍。配資公司向投資者出借資金后,通常會組織投資者在特定證券帳戶上使用總資金進行股票交易,並收取較高的利息、費用或收益分成。

由於配資金額動輒比本金高出10倍甚至100倍,投資一旦虧損,不僅會侵蝕本金,更有可能讓投資者倒欠配資公司。

非法從事期貨業務

第二類為從事非法經營期貨類交易,江蘇謝某平、廣東王某增兩案屬於此類。

江蘇謝某平涉嫌從事非法期貨經紀業務。2024年5月,經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依法立案偵辦,自2023年6月以來,犯罪嫌疑人謝某平、王某強夥同他人,未經有關部門核准,在多個期貨公司註冊帳戶作為母帳戶,再將母帳戶拆分為數千個虛擬子帳戶,以此方式私自搭建期貨交易平臺,從事非法期貨經紀業務,並收取交易費。截至案發,謝某平、王某強等人共發展客戶6300余名,涉案交易金額巨大,非法獲利8500余萬元。目前,謝某平等2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歸案,案件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廣東王某增為開展非法期貨投資諮詢業務。2024年3月,經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依法立案偵辦,2023年以來,犯罪嫌疑人王某增等人在未獲得相關期貨業務經營資質的情況下,註冊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在網上招攬客戶,以提供高回報的期貨交易標的以及交易槓桿服務為誘餌,吸引客戶通過其提供的期貨交易軟體開立帳戶,再以銷售交易課程、代課老師直播等方式開展非法期貨投資諮詢服務業務,涉案交易金額5000余萬元。目前,王某增等1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歸案,案件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江蘇謝某平案(非法期貨經紀業務)和廣東王某增案(非法期貨投資諮詢業務)是當前非法金融活動的典型代表。這類業務通過虛構資質、操縱技術手段或虛假宣傳,對投資者造成多維度危害。

業內人士指出,非法平臺(如謝某平案中私自搭建的期貨交易平臺)可能未接入銀行或正規第三方資金存管系統,投資者充值的資金如果直接進入嫌疑人控制的帳戶,可能被用於個人揮霍、轉移或賭博等高風險活動。一旦平臺跑路,資金追回概率極低。此外,非法平臺也可通過高額手續費(如謝某平案收取交易費)、強制平倉、滑點操控等手段侵蝕本金,令投資者蒙受巨額損失。

第三類為以銷售普通商品為掩護變相提供非法證券投資諮詢服務。廣東金某犇案件屬於此類。

2024年8月,經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依法立案偵辦,2023年以來,犯罪嫌疑人金某犇等人在未獲得相關證券業務經營資質及證券投資諮詢資格的情況下,開設公司並搭建小程式、直播間,以銷售普通商品為掩護變相提供非法證券投資諮詢服務。該團夥安排“講師”在直播間講授股票知識,吸引觀眾高價購買人參酒、人參粉等商品並獲得推薦股票代碼及買賣價格等。截至案發,該案涉案交易金額3000余萬元。目前,金某犇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歸案,該案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