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信通成A股漲幅王的背後,隱現“和升系”資本迷局
更新于:2025-03-26 05:50:42

誰是“漲幅王”*ST信通的大贏家?

*ST信通成為2025年A股市場上的一匹黑馬,開年至今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413%。而暴漲的股價也讓高比例質押的實控人緩了一口氣。

3月21日,*ST信通再度漲停,這已是其39個交易日內斬獲的第35個漲停,目前總市值攀升至57.93億元。

然而股價飆升的背後,*ST信通卻處在訴訟纏身、屢屢被監管問詢,甚至面臨退市風險的境地。

根據公告披露,北京大華國際對*ST信通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倘若2024年度公司財務報告依舊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或者出現“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淨利潤或者扣非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或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利潤總額、淨利潤或者扣非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的情況,公司將面臨強制退市。

1月18日,*ST信通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年度利潤總額在-1.2億元至-0.8億元之間,歸母凈利潤為-1.13億元至-0.76億元;營業收入為3.15億元到3.68億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為3.12億元到3.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公司預計2024年度營收在3億元以上,但從其近幾年的營收表現來看,其面臨的營收過低風險仍不容小覷。數據顯示,*ST信通在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2.61億元、1.95億元、1.93億元,營收已連續兩年低於3億元。

截至最新報告期,*ST信通控股股東億陽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萬怡投資,合計持有公司約2.41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38.16%。而億陽集團和萬怡投資的背後是“和升系”。

早在2020年,“和升系”就開始了對*ST信通的佈局。回溯至2020年7月,隨著億陽集團的重整,大連和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升控股”)旗下的大連萬怡投資作為戰投方帶著10億元(其中3億元現金、7億元資產)入場,分別用於清償債務、補充公司後續發展所需資金。另外,萬怡投資還向億陽集團提供為期三年的借款2億元支援重整后企業發展,2億元現金的借款,僅用於億陽集團的流動資金,借款期限三年,借款利率按照LPR執行。

作為交換,億陽集團全體出資人無償讓渡其持有億陽集團100%股份,全部由重整投資人有條件受讓。增資擴股后億陽集團的註冊資本約39.22億元,其中,重整投資人持股51%,全體轉股債權人持股49%。此後,王文鋒最終成為*ST信通新實控人。

不過,截止三季度末,億陽集團質押比例為99.98%;萬怡投資的質押比例為46.79%。而股價的大幅上漲對於高質押的股東們而言,免去了質押爆倉的風險。

“和升系”的資本迷局

事實上,除了*ST信通之外,“和升系”旗下其他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也並不樂觀。

由王文峰掌舵的“和升系”,不僅掌控著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新大洲A,還參股了百傲化學。

百傲化學曾是王文鋒實際控制的首家上市平臺。2017年百傲化學上市之際,王文鋒通過和升控股旗下的三鑫投資持有百傲化學38.67%股權,與一致行動人通運投資及其實控人劉憲武共同掌控百傲化學。

然而到了2020年2月,王文鋒與劉憲武的一致行動人協定到期解除,百傲化學原共同控股股東通運投資和三鑫投資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不再合併計算。上述一致行動關係解除後,百傲化學的控股股東變更為通運投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劉憲武。

此後,“和升系”便有了退出百傲化學的意向。“和升系”不僅簽署了《關於不謀求大連百傲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權的承諾函》的協定,還逐步減持股份套現。截至最新報告期,三鑫投資僅持有百傲化學1312.54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60%,持有市值約2億元。其中,被凍結的股份約1304.42億股,占其持股總數的99.38%。

在減持百傲化學股權的同時,“和升系”將目光轉向新大洲A。2019年,和升控股及一致行動人北京京糧和升食品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糧和升”)聯手舉牌新大洲A,並持續增持。直至2020年9月底,和升控股及一致行動人京糧和升累計持有新大洲A 1.22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5%,王文鋒也由此成為新大洲A的新任實控人。

然而,新大洲A的經營狀況令人擔憂。“和升系”入主新大洲A后,曾宣佈通過提供增信、借款等一系列舉措來支援公司發展,還積極推動其“瘦身”,相繼出售新大洲物流以及新大洲能源等資產。2024年上半年,公司退出牛肉食品產業經營,聚焦煤炭業務。

但這一系列動作並未改善新大洲A的基本面。2018年至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78億元、-6.13億元、-3.32億元、-1.47億元、-0.38億元、-1.09億元,連續六年處於虧損狀態。2024年新大洲A的凈利潤虧損幅度持續加大,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其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25億元至1.85億元。

為了“謀生”,今年3月11日,新大洲A發佈定增預案,計劃向公司第一大股東和升控股發行不超過1.32億股(含本數)股份,發行價格為每股3.04元,募集總額不超過4億元。所募資金將用於償還債務和補充流動資金。

在為新大洲A輸血的同時,“和升系”也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2024年10月,新大洲A發佈公告,和升控股將其所持公司的1700萬股進行了質押登記。此次質押股份數量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5.76%,占公司總股本的2.03%。該次質押后,公司第一大股東和升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北京和升創展食品發展有限公司質押股份數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的比例為79.67%。

此外,企查查信息顯示,和升控股目前有8條被執行人資訊,被執行總金額超6000萬元,其中大多是因和升控股與金融機構的金融借款糾紛所致。作為和升控股法定代表人的王文鋒也有5條被執行人資訊,被執行總金額達720.74萬元。

長袖善舞的王文峰

除了在二級市場上染指上市公司,王文峰的還將資本觸角伸至化工、高端裝備、食品等領域。

工商信息顯示,和升控股於2007年7月正式成立,註冊資本達15億元。其股權結構由兩名自然人構成,其中王文鋒持股比例為90%,袁義祥持股10%。王文鋒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兼任董事長。

據和升控股官網介紹,“和升系”的業務涵蓋化工、高端裝備、食品及能源、新材料、IT等六大業務板塊。

旗下除了包括*ST信通、新大洲A、百傲化學3家A股上市公司之外,還包括大連安銘斯化學有限公司、南京蘭埔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和怡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潤新微電子(大連)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

其中潤新微電子(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新微電子”)更是得到華潤系的入股。資料顯示,潤新微電子成立於2016年,長期專注於矽基GaN外延材料及電力電子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電源管理、太陽能逆變器等多個領域。

2022年5月,大連芯冠正式更名為潤新微電子(大連)有限公司。隨後,華潤微電子便宣布收購GaN器件企業潤新微電子部分股權,收購完成後,華潤微電子以34.5625%的持股比例成為潤新微電子的第一大股東。

引入華潤系,是否意味著潤新微電子正在籌謀新一輪資本動作?未來,“和升系”在資本市場的舉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