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說法:新能源車的電池壽命只有5年左右。特別是在打算買電車的時候,這種言論就像一根刺,讓你猶豫不決,甚至想放棄購買。
但這說法是真的嗎?其實未必,內行人早就指出,汽車動力電池的壽命遠超我們想像。
很多人看到新聞報導里說,某某電動車還沒開到5年,電池就不行了,就會覺得電池壽命只有5年。
這樣的新聞確實存在,也會讓人心裡犯嘀咕。但個別案例能證明電池壽命只有5年嗎?顯然不能。
電池和發動機一樣,都屬於工業產品,而所有工業品都不是100%可靠的。
就像發動機有良品率,也有汽車剛出4S店發動機就出問題的情況。要是有人用這種個例證明發動機只能用幾個月,那肯定不現實。
同理,用極端案例評判動力電池的可靠性,既不科學,還可能誤導更多人。
從普遍情況來看,動力電池的壽命取決於兩個方面,比我們想像中要長得多。
迴圈壽命
簡單來講,迴圈壽命是指電池從滿電到放空,再從放空到充滿,完成一個完整的迴圈。
這可不是說每天充放一次就算一次迴圈,而是根據你的使用方式動態累計的。
比如今天你用了50%的電量,然後充了一次電,這隻能算半次迴圈,連續這樣使用兩次才完成一次迴圈。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動力電池迴圈壽命基本在1000到2000次之間。
假如一輛電車滿電能跑400公里,按1000次循環算,理論上續航里程能達到40萬公里。
對普通家庭來說,電車每年行駛2萬公里已經算高頻使用了。
按照這個標準推算,電池壽命基本可以用到15年以上,遠遠超過了5年的說法。
日曆壽命
很多人覺得日曆壽命是決定電池壽命的關鍵因素,畢竟時間長了,電池自然會老化。
但實際上,日曆壽命對電池的影響沒有那麼大。
因為動力電池的日曆壽命並非單純的時間越長衰減越嚴重,它受很多因素影響,像電池材料的技術水準、使用環境的溫度以及日常充放電習慣等。
目前,動力電池在設計上日曆壽命通常能達到8到10年甚至更長,遠遠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換車週期。
不然車企也不會給消費者承諾8年甚至終身質保,畢竟動力電池成本占整車的40%左右,如果用個五六年就壞了,車企兜底可會虧慘了。
值得注意的是,電池的衰減不是從100%性能直接掉到不能用。即使過了8年,動力電池依然能保持70% - 80%的容量。
這意味著,即便用了這麼久,滿電狀態下依然能滿足絕大部分日常通勤需求。
以第一代特斯拉為例,其動力電池服役超過10年了,仍有不少車主在正常使用。
實際數據顯示,這些車的電池衰減約20%,原本能跑668公里,現在還能跑530公里左右,對日常通勤來說,這點續航損失還是能接受的。
而且現在充電樁越來越普及,充電也更方便了。要是你實在無法接受電池衰減,也有辦法解決。
因為電池包里有很多電池,可以替換掉衰減最嚴重的部分來恢復續航,往往只需要幾千塊,就能讓續航恢復到90%左右。
總的來說,說電池壽命只有5年,真的別信。
電動車的電池就像一口老井,隨著使用時間增長,水量會減少一些,但很難枯竭。
放心開吧,用個8年、10年完全沒問題。
就算十幾年後想換電池,那時候技術說不定都有很大進步了,換電池可能比現在買手機還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