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市場結構性機會持續演繹,私募倉位愈發積極。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升至77%以上,創出今年以來新高。手握重金的頭部私募(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攻勢更猛,今年以來倉位節節攀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全球資本重估中國資產,穩增長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的背景下,A股和港股投資機會將持續湧現,尤其是科技板塊值得重點挖掘和佈局。
私募倉位創今年以來新高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攀升至77.12%,相比於上一周增長1.15個百分點,創出今年以來新高。其中,倉位在八成及以上的股票私募佔比為57.49%,倉位在50%-80%之間的股票私募佔比為25.53%。
分規模來看,頭部機構加倉幅度最為突出。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管理規模在50億元-100億元區間的私募今年以來倉位大幅提升11.66個百分點,百億級私募倉位提升6.53個百分點,加倉力度明顯超過中小規模私募。而且截至3月14日,86.65%的百億級私募股票倉位超過五成。
記者採訪獲悉,目前多家頭部私募倉位處於較高水準。
管道人士提供的仁橋資產旗下產品2月報也顯示,截至2月,該產品的港股持倉比例高達47.14%,A股的持倉比例為46.73%。仁橋資產相關人士稱,目前公司倉位水準較2月底變化較小,整體倉位保持積極態勢。
有管道人士透露,景林資產當前倉位也處於較高水準,持倉以港股為主。
“從股票投資角度看,中國資產曾經歷一段估值被持續壓低的時期,如今這一階段已經過去。在新的產業格局變化背景下,我們判斷中國資產尤其是核心資產估值被壓低的階段已經結束,一個嶄新的發展周期或許正拉開帷幕。”景林資產管理合夥人、基金經理高雲程表示。
科技板塊受青睞
從具體投資機會來看,科技依舊是私募的主攻方向。
“DeepSeek驅動的價值重估尚未結束,全球資本對中國科技資產的重估邏輯依然成立。”盤京投資認為,國內以AI技術為核心的產業升級正從概念轉向商業化落地,推動全球產業鏈重構,未來產業鏈上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從“主題炒作”逐步進入真正“出業績”的階段,後續公司會聚焦具備技術壁壘和業績兌現能力強的科技龍頭企業。
磐耀資產也稱後續會進一步重點關注算力方向。該公司認為,近期算力板塊的短期擾動較多使得行業多數公司的股價承壓,但在AI發展浪潮下,算力板塊的中長期邏輯將持續強化,短期擾動帶來的是買入時機。
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CREFI指數)月報顯示,2月CREFI指數成分基金持倉增幅最大的三個行業為技術硬體與設備、房地產和多元金融,增倉幅度分別為1.61%、1.26%和1.14%,減幅最大的三個行業為銀行、資本貨物和食品飲料與煙草,減倉幅度分別為1.76%、1.73%和1.56%。
另外,據三方平台統計,截至3月19日,今年以來已有17家證券類私募通過旗下產品參與了11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累計獲配金額達9.8億元。
具體來看,科技板塊標的是私募參與定增的“聚集地”,比如私募獲配金額最高的綠的諧波,為國產諧波減速器龍頭企業,目前在機器人關節、手指等部位均有產品適配;獲配私募數量最多的德明利則專注於存儲控制晶片與解決方案的創新研發,該公司稱,隨著下游庫存消耗,大模型技術創新、AI端側應用加速、智慧駕駛滲透率提升帶來存儲需求增長,行業有望持續改善存儲供需情況,延續上行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