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廠家都希望在更小的空間里塞進去更高配置的硬體,做出一個小身材,高性能的迷你主機。直到市場上出現一個飛牛nas系統,並且日漸成熟的時候,有廠商開始變通了。
如果把迷你主機的殼子變大,預留4個3.5的盤位,那這個“nas型電腦”不就開闢了一個新的競爭領域嗎?並且增加的這部分鐵皮,介面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成本也不會上去很多。
退一步講,當你沒有那麼多3.5硬碟的使用需求時候,只把它當作“迷你主機”用,也完全沒問題,因為增大了體積,反而獲得了更好的散熱。
前天的文章評論里,一位朋友提到了1399的“天鋇”主機,過去研究一番,發現這不就是“飛牛成品nas”的理想形態嗎?
詳情提到了N100和N150換代混發,這個影響不大,大家的認識里,N100和N150無論功耗還是性能都差別不大。
最大的看點是金屬機身,有助於散熱;雙2.5G介面,充分滿足局域網內的速度和軟路由等玩法的需求;4盤位,重度影視nas用戶必備;底部還有一個m.2 2280 nvme的固態。
還有全功能的TYPE-C介面,以及支援TF卡做引導。所以不光飛牛使用者,黑群暉使用者也是它的菜!
我們並不是要介紹這個機子,而是因為這個機子打開了思路。飛牛官方已經陸陸續續在劇透今年年中要上線的成品nas,在大家看來,像“天鋇”這樣的“nsa型電腦”不就是飛牛成品nas的完美形態嗎?
以1399為基礎,如果同等配置飛牛nas成品定價應該在多少?如果多加500元達到1899,是否會在正式系統上為使用者提供更高價值的增值服務?如果能比1399便宜400元,價格達到999?那一定會賣爆,但是利潤能有多少呢?
目前市場在售的N150迷你主機價格在500到600之間,增加的殼子,增加的介面成本估算到內,999可能是個極限的低價。大概率是不會成為飛牛的上市價。因為5盤位的硬碟櫃都賣到850,敢把成品nas賣到999那豈不是逼著早期支援者爆粗。
有消息稱零刻也將推出全新 ME 系列存放設備,包括 ME mini、ME Pro 和 ME MAX 三款型號。也就是“nas型電腦”,暫無價格消息。
綜合多方資訊,飛牛成品nas一定會附加著大量官方權益上市,價格肯定在1399以上。而其他迷你主機廠商也會伺機而動去發佈自己的“nas型電腦”。現在500多能買到的迷你主機,那雙十一豈不是能買到999的同配置nas 型電腦?您怎麼看,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