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清明節越來越近,茶行業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茶也即將上市,對資深茶客來講,喝過春茶,春天才算真正到來。
2025年春茶季正迎來“品質與價格”的雙重升級。作為佔全年茶葉總產量40%、農業產值70%的核心品類,春茶不僅是茶產業的“風向標”,更折射出消費市場的深層變革:一方面,四川、浙江、廣西等地受氣候影響,茶葉內含物質積累更充分,西湖龍井等名茶通過標準化加工保障品質;另一方面,頭部企業通過規模化採購、工藝優化,推動非核心品類價格下探15%~20%,同時以200元至2000元價格帶覆蓋口糧茶到高端禮品市場。從“搶鮮上市”到“品質立信”,從區域混戰到標準化競爭,春茶市場正經歷從量到質的價值重構。
各地春茶進入採摘期
各地春茶受氣溫、地域和各類茶葉的採摘標準不同等因素影響,上市時間有所不同。從年初海南五指山的第一抹春綠開始,廣西三江、貴州普安、四川宜賓、浙江永嘉等地的春茶陸續與消費者見面。說起春茶,大部分茶客會想到西湖龍井,而今年的西湖龍井開採日期也已公佈。3月14日,在西湖龍井茶保護管理新聞發佈會上,杭州市官宣西湖龍井“龍井43”將於3月20日正式開採,群體種3月下旬開採。
根據浙江省杭州市發佈的消息顯示,杭州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10℃以上的有效積溫比常年偏少,茶葉採摘和上市時間比正常年份也偏晚,這樣有利於茶葉當中氨基酸、茶多酚這些風味物質和芳香物質的積累;今年西湖龍井茶的產量將總體保持穩定;內含物足是西湖龍井茶保持好品質的前提和關鍵。這幾年杭州市大力推進西湖龍井茶生產加工標準化建設,嚴格執行西湖龍井茶系列標準,狠抓西湖龍井茶炒制技藝培訓,加工水平不斷提升,西湖龍井茶品質更有保障。
作為產茶大省,四川省的春茶也已進入開採期。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發佈信息顯示,進入3月,四川省各地的春茶迎來採摘季。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會長何修武向媒體表示,自2月底以來,各地品質較高的高山茶已陸續上市,但目前茶葉鮮葉價格較2024年同期下降了15%~20%。同時,四川省宜賓市也舉辦了2025宜賓早茶產銷對接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也組織了來自黑龍江、遼寧、浙江、廣東、江西等13個省市的百余位採購商及茶企代表,共商合作,推動宜賓茶產品流通融合和茶經濟繁榮發展。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黃金茶也已正式開採。保靖縣方面介紹,預計今年黃金茶產量將增加,品質進一步提升,價格基本保持穩定。銷售方面,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保靖兩家生產企業與馬來西亞吉隆坡企業簽訂300萬美元出口訂單,一家企業與澳大利亞企業簽訂30萬美元出口訂單,為保靖黃金茶“出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江早春茶為廣西名優直條形綠茶主推產品,由於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環境,每年“立春”前後“三江早春茶”隨即開採上市,較全國主要綠茶產區早7—20天,被業界譽為“中國早春第一茶”。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三江早春茶已經開始採摘,今年春茶的茶青價和收購價較上年有所降低,但整體產量有所增加。
品牌春茶瞄準多品類
即將迎來每年的銷售旺季,各個茶品牌也開始發力春茶。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多家茶企早已開始準備,春茶行銷從今年2月就已開始。此外,為了契合不同消費人群需求,茶企推出了不同規格及系列的產品。
春茶味道新鮮,產量保證才能給消費者持續供應。
某茶企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產量方面,今年的春茶佔比在該企業體量中與往年基本持平。但是由於今年“敢保真”對產品信息真實性的保障和對市場的滲透,目前來看,現階段的市場反響熱烈,消費者滿意度和銷售表現也有顯著提升。另一家企業介紹,今年春茶受氣候影響,部分產區產量略有波動。面對全管道訂貨量的激增,為確保春茶產品的穩定供應,該企業提前進行了運力和人力的部署及優化供應鏈。價格方面,整體保持穩定區間。
在多個產地佈局茶園的某品牌茶企也表示,2025年春季氣候溫和濕潤,茶樹生長周期延長,茶青品質普遍優於往年。在此背景下,市場呈現“兩極分化”:消費者既願為核心產區的高端茶支付溢價,也青睞高性價比的口糧茶。企業需通過標準化分級(如特級、一級、二級)明確產品價值,並依託防偽標識等技術手段保障品質公信力。
相較於往年各個企業追求核心產地核心產品,居高不下的價格也意味著只能符合一小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今年茶企在春茶季佈局了多個價格帶及系列產品,讓更多喜愛春茶的消費者能夠感受到春茶的鮮爽滋味。
據瞭解,今年某茶企首次推出兩款明前西湖龍井100g嘗鮮裝,延續傳統手工紙包、貼有原產地地理標識,不僅凸顯品質,而且精緻小巧的規格更能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他們還研發了“只此青裕”袋泡茶與多種口味茶餅乾,茶和茶食品一站式購齊。
價格方面,春茶產品兼顧品質與性價比,核心產區產品保持精品定位,同步推出二級產區的高性價比選擇,價格梯度覆蓋200元-2000元。通過規模化採購、工藝優化降低非核心品類成本,確保品質穩定前提下實現15%~20%的價格降幅。某茶企表示,旗下的高端春茶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
春茶打假日趨嚴格
春茶味美,一些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的茶品牌如“西湖龍井”“福鼎白茶”等較為熱門,但也出現了一些“傍名牌”“搭便車”假冒知名茶葉地理標誌品牌的情況。今年來看,從各地的監管部門,到各個知名品牌,都在產品保真方面做足了功課。
根據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通報,2022年以來,該院共受理涉西湖龍井茶案件20件,非法經營數額3151萬元,假冒產品超424萬件。《杭州市西湖龍井茶保護管理條例》規定,西湖龍井茶包裝銷售的,應當在包裝顯著位置加貼西湖龍井專用標識。通過互聯網等網路銷售的,還應當在產品介紹頁面顯著位置予以明示。消費者在購買西湖龍井茶后,可以掃描西湖龍井防偽溯源專用標識上的二維碼,找到“防偽查詢”,刮開塗層,輸入防偽碼,即可追溯到生產主體。
福建省福鼎市點頭鎮盛產中國白茶,被譽為“中國白茶第一鎮”,根據福鼎市白茶大數據溯源平臺的明確規定,所有茶青都必須憑碼交易,以此保證每一批次茶葉從生產源頭到銷售終端都能實現全程可追溯。3月19日,點頭鎮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與茶青市場工作人員在開展茶青交易日常檢查時,發現一處待交易的茶葉數量存在異常情況。經核查,這批共計260余斤的白毫銀針交易過程中未進行掃碼操作,並且該茶青經紀人無法提供能夠說明茶青來源的相關材料,無法確定茶青具體來源。隨後,涉事白毫銀針被清退出交易市場。
為產品打造溯源碼,成為各個茶企的共識。某品牌介紹,在他們官方產品包裝上附有官方唯一數字身份證“安心碼”。“安心碼”鏈接著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二級解析節點,採用雙碼結合技術防偽,全程跟蹤鎖定,消費者可全程追蹤、追溯產品產地。另一個品牌則為進一步防止違法違規行為提高違規成本保證好茶品質,產品的防偽驗真技術全面升級,正品好茶必有“星鏈碼”,“星鏈碼”損毀、塗抹、替換,一律為假。
企業方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們深知春茶不僅是茶葉品質的象徵,更是消費者心中“好茶”的代名詞。因此知名茶企也希望以保真春茶來直擊行業痛點,系統性破解茶葉造假、翻新、凍茶及農殘等問題。
業內人士也向消費者提示,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等名優綠茶購買時要認准原產地地理標識,保真更放心。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編輯 唐崢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