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向盈利發起總攻
更新于:2025-03-26 03:24:20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王小娟

輿論風口之下,蔚來交出了最強財務成績單。

3月21日晚,蔚來2024年報公佈,從核心數據來看,全年營收增長百億來到657億元,成為史上營收最高的一年;毛利率同比提升4.4個百分點至9.9%,其中汽車毛利率錄得12.8%,同比提升了2.8個百分點。

其中,四季度以197億元成為公司營收最高的一個季度;綜合毛利率為11.7%,較三季度提升了1個百分點。同時,由於售後服務規模和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其他銷售實現季度毛利轉正。

由此來看,這是蔚來營收創新高、毛利同比改善的一年。不過在這一年,蔚來也花出去更多錢,全年凈虧224億元。好的一面是,虧損增長率已經大幅收窄,2023年是43.5%,而2024年僅有8.1%。

要知道,2024年正值公司擴張期,除主品牌及換電、服務體系的擴張外,蔚來還接連推出了樂道、螢火蟲,多品牌戰略之下必將增加研發與管道的投入。但結合今年兩個月的銷售規模來看,蔚來似乎正面臨著投入產出的不均衡。

今年,恰逢行業加速出清,各家紛紛衝量鎖定勝率的關鍵時刻,蔚來持續大手筆搭建起的研發、服務體系能否實現“變現”,關係著這家新勢力命運的走向。

對此,蔚來董事長李斌在業績會上重申了2025年銷量翻倍、四季度實現盈利的目標。他的信心源自於“四個大年”計劃,今年將是蔚來的“產品大年”、“技術大年”、“換電站建設大年”和“國際化大年”。

2025年,蔚來多線產品技術迎來落地。4月起,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品牌都有重要車型密集上市;滿血版SkyOS·天樞整車全域操作系統、智駕晶片、世界模型支撐的端到端城區智駕將陸續交付;換電站建設衝刺"縣縣通";海外將拓展25個市場獲得增長。

李斌再次為蔚來充填起了想像力,而規模的突破將是重中之重。

業績會上,李斌透露今年將佈局9款新車。其中,ET9將在下周交付;2025款ET5、ET5T、ES6、EC6 四款新車都將在Q2發佈。下半年,蔚來品牌還將發佈一款新車。

子品牌方面,樂道品牌共有兩款新車,其中L90將在二季度發佈,三季度交付;第三款車型將在第四季度發佈;螢火蟲品牌首款車型將在4月開啟交付。

產品援軍大滿貫,不過市場在意的是這些新產品能否成為爆款,畢竟肩負走量重任的樂道L60的前車之鑒依舊歷歷在目。

“樂道今年以來的銷量確實沒達到內部預期”。財報會議上,李斌坦誠反思了樂道的問題,他認為原因在於新品牌知名度遠低於競品,在存量訂單消化后,又面臨輿情的影響,李斌稱這對樂道訂單量造成了三四成的影響。

樂道L60所處的中大型SUV賽道競爭的確激烈異常。今年一季度就迎來了改款ModelY、小鵬G6、G9的上市,他們成了樂道最直接的競品。但樂道設計毛利率不過10-15%之間,導致其難以在“消費降級”的背景下火線降價來應對競品衝擊。

李斌決心開足馬力,揮刀砍向眼下的種種積弊。

在今年春節期間,樂道開始增加品牌行銷投入,包括在高鐵站、社區電梯間佈局分眾廣告,提升知名度;增加銷售網路方面的投資和人員培訓力度;增加能夠相容樂道的換電站數量。

同時在銷售端,李斌正在探索通過NIO和樂道品牌銷售團隊的內部激勵體系,讓兩品牌銷售人員相互賣對方品牌的車,目前已經在部分門店開始了試點工作。此外,前期換電站樂道車型電池供應不足的問題也被解決,目前能相容樂道的換電站數量超過1500座。

大手筆優化的成效正在逐漸釋放。李斌透露,目前有12個銷售區域,樂道的銷量超過了蔚來,L60也成為公司內部用戶滿意度最高的產品。

身處歷史低谷期的李斌沒有逃避,反而快速對內進行著“體系OTA”,提前為在新品大軍到來之前,做好放量的準備。但想要徹底打消外界和消費者對蔚來的疑慮,李斌必須回答另一事關公司生死的大考題——能否止虧為盈。

實現盈利,降本是重要環節。

蔚來CFO曲玉介紹,去年開始蔚來已經進行了一系列降本措施,包括提升車輛零件通用化率。目前,蔚來、樂道共用座椅骨架平臺,可以降低10%成本;智慧硬體介面統一能將成本從2000元/車降低到1000元/車;使用自研的神璣智駕晶片,相比4顆Orin晶片成本降低1萬元。

曲玉表示,通過上述措施,蔚來在2024年已經實現整車BOM的降本10%。這為蔚來、樂道騰出了關鍵的毛利安全墊,以此應對市場風譎雲詭的價格戰。

與此同時,蔚來近期也在體系上做了一系列調整。今年一月以來,李斌在內部發起CBU(成本結算中心)經營機制:每個大部門建立獨立的成本結算中心,計算各部門在不同專案上已花費、即將要花費的成本,並明確ROI指標和業績獎懲制度。

曾經各部門預算制的“大鍋飯”時代不再,團隊要精打細算分配經營目標,為銷量和利潤負責。

CBU的落地很快。一個月前蔚來發佈組織公告,NIO與樂道品牌的交付渠道開始合併,部分偏遠地區的樂道銷售主管也由NIO區域總經理兼任;研發團隊中,爭議頗多的手機業務團隊也已併入數位座艙團隊,重複崗位被大幅精簡。

同時,李斌揮刀砍向供應鏈,參與到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的供貨價格談判。內部人士透露,蔚來車型零部件的通用率和複用度將大幅提升;緊接著他又帶隊奔赴立訊精密取經,要求蔚來所有成本支出均乘以一百萬倍去思考是否合理。

收攏、聚焦,是這些新勢力們一直掛在嘴邊的“提效成功學”slogan,終於被李斌狠下心來徹底執行,而這也正是當下的蔚來急需的。

李斌表示,這一系列改變的成效將會在二季度的財報上體現出來。曲玉則補充道,今年四季度,蔚來和樂道品牌毛利率將分別向20%、15%衝刺,為四季度扭虧添磚加瓦。

看得出,蔚來內部正在轉變姿態找到更高效的生存公式。這家公司終於開始用製造業思維算帳、改革。事實上,從特斯拉到理想、零跑,無一不是在一場場變革和豪賭中,逐漸摸到盈利的門檻。李斌也曾說,他是那種能把自己從懸崖邊拉回來的人。

但不認輸的李斌想要真正贏得眼下的“上桌之戰”,就必須將他的規劃和諾言一一落實,將“結硬寨,打呆仗”的口號落在實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