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在騰訊與位元組跳動在去年春季握手言和,《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騰訊系遊戲可以在抖音上進行直播,大量的遊戲主播為了追逐流量也選擇來到抖音。此消彼長之下,虎牙這個曾經的“遊戲直播第一股”已然風光不再。為了改變局面,虎牙方面宣布進行戰略轉型,未來將提供包括遊戲分發、遊戲道具銷售,以及遊戲廣告在內的更多相關服務。
一年時間過去之後,虎牙的戰略轉型效果如何呢?就在3月18日,虎牙方面公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其中顯示,該季度其營收為14.96億元、同比下滑2.2%,首次跌破15億元,並已連續13個季度下滑,而2024年的整體收入也從2023年的69.94億元降至60.79億元、同比下降13.1%。
但營收下滑並不代表虎牙就虧損了,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他們在去年第四季度再度實現了扭虧為盈,從去年同期的1.89億元凈虧損變為盈利120萬元,同時全年的凈利潤達到2.69億元、同比增長125.3%。根據虎牙方面在這份財報中的說法,利潤來源於收入分成費和內容成本的減少、研發人員相關費用減少,營銷和推廣費用以及人員相關費用減少。
單純從數位來看,似乎這一次虎牙的財報表現平平,由此網路上也出現了一些唱衰的聲音。事實上,如果作為一個直播平臺,虎牙的核心業務確實表現不佳,其直播收入從2023年的64.5億元降至2024年的47.45億元,僅在去年第四季度,其平均移動端月活人數為8260萬,相比2023年同期少了190萬。
其實並不是線民不願意看直播,而是看直播的平臺從虎牙、鬥魚等傳統直播網站,轉向了抖音、快手、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相比內容供給百花齊放的這些短視頻平臺,專注直播的虎牙由於留不住觀眾,進而導致了主播不是選擇“逐水草而居”、投向短視頻平臺的懷抱,就是不得不在更高的KPI壓力下選擇停播。
且不提“王者榮耀一哥”張大仙,在虎牙直播了十年的“主機遊戲區一哥”楚河,在去年就因為無法得到一個有具體年限、沒有其他附加條款的合同而停播。當然,虎牙等直播平臺的日子不好過,不僅僅是短視頻平臺的直播分流了觀眾,更重要的是自2017年的《絕地求生》以來,再也沒有誕生一款現象級、且適合直播的遊戲,後續的《無畏契約》等都難以稱得上是現象級產品。
如今打開虎牙和鬥魚,熱門遊戲依然是《英雄聯盟》、《絕地求生》、《DOTA2》、《CS2》,這就導致直播無法滿足用戶對於新內容的需求,進而讓大量使用者對現有的內容產生了疲態。歸根結底,遊戲直播本身在衰退、使用者對直播祛魅,是虎牙如今遭遇困境的根源。
除非AR、VR遊戲能夠大規模鋪開,現在的遊戲直播生態已經沒有了新的故事。對此虎牙方面其實也早有認知,並未選擇死守遊戲直播,而是在開拓遊戲分發、遊戲道具銷售,以及遊戲廣告在內的更多其他相關服務。事實上,虎牙的這番嘗試已經有了效果,此次的財報數據就顯示,他們來自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和其他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45.4%至13.3億元,首次貢獻了全年超過兩成的營收。
虎牙方面在財報中舉例到,在新遊戲《三角洲行動》上線后,他們積極推動主播參與直播和相關遊戲推廣活動,並且該遊戲通過虎牙分發管道的流水實現了快速增長,並促進了與其直播內容的良性迴圈。但也有網友認為,《三角洲行動》作為騰訊出品的遊戲,虎牙更像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還有一種聲音,則是在去年第三季度騰訊的銷售費用超過了90億元,而虎牙在去年第四季度的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和其他業務的收入為3.7億元,兩者完全不成比例。然而這種對比方式其實並不科學,畢竟騰訊的營銷費用不僅只涵蓋遊戲,比如作為時下熱點的AI同樣也不可忽視。
事實上,去年第四季度,虎牙的遊戲相關服務和廣告收入同比增長99.4%相當誇張,也證明了他們做遊戲廣告、遊戲分發、遊戲道具銷售是有遊戲廠商買帳的。例如圍繞去年的現象級國產3A大作《黑神話:悟空》,虎牙就搞出了“看、選、買”的一條龍服務。
對於遊戲廠商而言,直播平台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宣傳和分發節點,主播對於遊戲的宣傳作用也早已得到了證實。如果說《絕地求生》的例子過於久遠,那麼雙人合作遊戲《雙人成行》其實就是在遊戲直播的帶動下火起來的,以至於國內成為了這款遊戲最大的單一市場,貢獻了其全球銷量的一半(大約11503萬份)。
隨著手機廠商為了實現互聯網後向收費,開始擠壓傳統的第三方應用商店,騰訊應用寶的日子可以說是一天不如一天,更是從巔峰期佔據國內安卓管道1/4份額的巨頭,變成了騰訊方面在財報里都不怎麼提及的邊緣業務。所以虎牙接棒應用寶,成為騰訊體系內新的遊戲分發管道,或許是他們迎來第二春的契機。
雖然虎牙在遊戲直播領域壓倒抖音不太現實,但基於現在的直播基本盤發力遊戲分發管道,反而是大有可為。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