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戰場:那些年銷過億私域團長,都去哪兒了
更新于:2025-03-26 02:19:12

私域團長曾靠快團等平臺年銷過億,如今訂單下滑。他們積極轉型,有的做獨立私域,有的轉做分銷業務。同時,部分團長轉型做視頻號、小紅書等,從公域引流到私域。

是的,微信生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波造福奇跡。

始於3年口罩的特殊契機,而產生的社群團購,以群接龍、快團團平台為主,這些私域團長像是春筍一樣,一夜間拔地而起。

賺到錢的這個團長圈子,還是喜歡買保時捷。她們以 40+寶媽群體為主,之前的職業背景各不相同。

基本分為幾個大類:

  1. 以女裝為主的原淘寶店主;
  2. 以保健品、奶粉為主的海外代購;
  3. 以大的微商為主,原微店/私域平臺;
  4. 口罩時期社區里的團購寶媽。

她們之所以能做起來,都具備了幾個條件:有貨源、有原始的客戶儲備、有分銷推廣能力。

加上群接龍、快團團的瘋狂扶持,從而裂變出超級多的分銷幫賣團長,一夜爆發。

快團頭部的幾個團長,高峰期月銷售額 1-2個億,淨利潤超過 10%,也就是每月可以賺到一兩千萬的利潤。

關於私域大團長的財富故事,不遑多論,如今快團模式逐步衰落,出貨能力每況愈下。

那些年銷過億的私域團長們,現在都去哪兒了?

今天我們來深扒一下。

01 訂單大幅度下滑

“大團長在幫賣群發紅包,都沒人搶了……”

到了 2025 年,這些私域團長幾乎看不到增量的機會。

在高峰期,一個單品一天幾千單、幾萬單,如今只有幾單幾十單,百單團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如果有人吹牛逼,海量的做刷單數據,你可以給他供貨,看看實際的發貨訂單就知道其慘狀。

儘管我有很多的粉絲與會員都在做快團,但是快團模式的問題我不止一次的去討論過,大家可以翻翻前幾年的文章。

其中有篇文章《快團的公地悲劇》,寫的比較詳細。

私域都是小微商家,她們能夠持續做起來的是需要有組織去維護運營,需要養成、培訓、持續提升賣貨能力。

使用者之所以在私域團長這裡下單,那是因為團長擁有持續的選品、塑造產品價值的種草能力。

另外私域團長可以持續做下去,需要“打怪升級”。

那就需要在多級分銷體系中,提升自己的管道收益,如果沒有這個大部分情況下,僅僅是帶貨收益,是不足以支撐她的收益要求的,從而轉型其他業務。

而快團模式並不具備這些特點,只是單純了隨機建立供貨選品團長,與直客賣貨團長。

而這幾個三方平台為了提升交易額與供需配合,直接或間接打破了私域的壁壘,去撮合供貨團長與幫賣團長,在b2b層面形成了一個“公地”。

然後悲劇就誕生了,表面上是提升了效率,實際上他們之間再也沒有強綁定的利益關係,那就沒有人維護這些有直客小微團長了。

私域團購上千億的盤子,主要還是靠這些大大小小的小微寶媽團長撐住的,她們自生自滅,賣貨能力越來越差,整個盤子就真的根基不存在了。

在大環境下,可能大部分的私域模式都在下滑,但是快團模式迅速隕落,這也許是一個最底層的原因。

為什麼這些原本的三方工具會打破私域形成“公地”,從而迅速衰落?

各種層面的考量有很多,但不客氣的說,從騰訊出來的群接龍團隊、還是拼多多直屬的快團團,對私域業務認知不夠深,或許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

同樣是做私域三方工具,也是我們的會員,微商相冊低調前行,創始人松哥的話是:“不破私域是生命線”。

做好工具的事情,給產業帶的商家足夠的安全感,如今他們的業務穩步前行,百萬商家,百億以上的交易額,盈利穩定。

私域團購的團長,積極尋求轉型。

02 繼續前行,深度溯源

“2024 年賣了1個多億,但是跟之前比,需要10 倍以上的努力”

過年前,我的會員,也是快團前5 的頭部大團長,找我聊業務的時候跟我說。

這是個真實的現狀,我看到她的朋友圈,幾乎全年各地飛,走在各類產品的溯源路上。

帶著有出貨能力的幫賣團長,無節制的出差溯源,一來提升私貨賣貨的“現場賣貨”的能力,二來深度維護下游的直客團長,防止流失。

而在前幾年,有價格有是的好產品,幾乎一發佈就上千單。

簡單的溯源也不是夠的,我看到我們群裡,幾個頭部團長找到了垂類溯源的新的增長點:

1、“玉石珠寶”溯源,主打超高客單,超高毛利。

新疆和田玉溯源、巴基斯坦玉石溯源、印尼玉石溯源……,主打的是真實、稀缺的選品。

在品類需要“信任”加持的特點上,增加了私域團長的熟人信任,出單率很高,而且還穩定了直客團長的核心客源。

2、葯食同源、保健品溯源。

前幾天有大團長說,去蘇州做保健品溯源了,然後現在主要類目轉向了推薦保健類產品。

利潤反而提升了,我看到會員群有團長從美妝為主,轉型到以保健功效類產品為主,客戶反而回流了,利潤也提升了。

這算是找到新的增長點,也不在局限於是否使用快團工具了,我說過很多次,私域變現只有一個邏輯:

流量有限,就只能越買越貴。

03 轉型與暴雷,走向不同的命運

“換個私域戰場繼續搞錢!”

業績下滑,撐不住團隊了,大部分的團長都在尋求轉型。

1、從半公域的快團平臺,轉型獨立私域,尋求精耕細作,並從視頻號、小紅書導入新流量。

我們原來的幾個團長會員,在找我們團隊幫她做視頻號矩陣、小紅書矩陣,從公域搞流量到私域,繼續放大自己的貨盤、私域轉化能力。

但是她們都學聰明瞭,做了自己的小程式,自己上貨自己賣、自己的代理自己做分銷,再也不會貢獻給所謂的“三方工具”了。

2、轉型其他分銷業務。

比如最近官方力推的微信小店推客業務,還有淘客剛剛推出的新的淘客分銷業務。

還有些入駐到了其他強運營的私域平臺,像是遠方好物、蜂享家仍舊產生持續的收益。

3、私域團購其他生態鏈的現狀。

供應鏈業務或轉型、或倒下,以頭部供應鏈平台鄰趣為代表,暴雷欠款,實際上也算是私域供應鏈不賺錢的一種代表。

第三方工具美團的團買買直接關停,而且像是微店、群接龍繼續苟著,以團長的交易扣點為生。

最近很火的私域直播,並不是這些團長的戰場。

獲客方式(裂變VS地推)、人群屬性(寶媽VS老年人群)、選品邏輯(大牌尾貨VS保健品)、賣貨方式(社群VS直播間)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極少聽到有轉型過去的。

隱秘的私域戰場里,又一次的遊牧遷徙,產生了新一波分銷的需求、選品的需求,流量的需求。

“抓住一波紅利,逆天改命”。

本文由運營派作者【大魚知道】,微信公眾號:【大魚知道】,原創/授權 發佈於運營派,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作者丨大魚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