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集體創作反哺現實:武漢市民造梗“蒜鳥”,帶火文創,全國遊客買單
更新于:2025-03-26 02:07:44

“蒜鳥,蒜鳥,都不湧易!”最近,這句充滿調侃意味的武漢方言在網路上迅速走紅,經過武漢市民集體創作並傳播之後,成為該地文旅的新標籤,並在櫻花季形成了“大家願意為武漢的文化買單”的現象。

  “蒜鳥”又被稱為“武漢和平鳥”,從武漢方言中的“算鳥”演化而來,主要用於緩解緊張氣氛,促進雙方和解。自從這句方言走紅,網友們開始發揮想像力,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創作“蒜鳥”視頻。截至3月20日,僅抖音平台發佈帶有“蒜鳥”話題的短視頻總計播放量達到16382萬,點讚量共203.4萬。

  除了短視頻外,網友還將“蒜鳥”創作成AI網圖、表情包,接連引發文創設計團隊製作出“蒜鳥”文創。

  幾個月里,這隻頂著大蒜頭的小黃鳥從網路熱梗迅速變成實體文創產品,現身武漢各大商圈、景點以及電商平臺。隨著櫻花季的到來,櫻花限定款毛絨“蒜鳥”玩偶迅速售罄,可謂“一鳥難求”。

  線下門店售賣的“蒜鳥”。圖/九派新聞記者蔡曉萱

  【1】“蒜鳥”文創售出超8萬隻,“櫻花蒜鳥”迅速售空

  “年前一直沒貨,一上貨大家都想要買。”3月14日,在武漢嘢好食門店內,店員曾女士向記者介紹,櫻花“蒜鳥”文創玩偶首批上線後,兩天內迅速售罄。店內加緊補貨3000至4000只,有不少外地顧客開車幾十公里來買。

  記者從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獲悉,目前全市有接近十家門店在售賣櫻花版“蒜鳥”,門店多聚集在司門口、戶部巷、曇華林等文旅聚集區,單個門店日銷約200只,基本上隔一兩天便會賣斷貨。

  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博智表示,從春節至今,“蒜鳥”整體出貨量已超8萬隻。近期,“櫻花”蒜鳥成為“搶手貨”,店鋪銷量排名穩居前三。

  “我們本來是優先線下售賣的,但很多外地的武漢老鄉在我們的平臺留言詢問,能不能開闢線上售賣管道。”應廣大消費者的要求,武漢禮物店緊急開啟線上購買連結,讓他沒想到的是線上預訂情況同樣火爆,“上一批庫存幾乎在幾小時內就可以售空”。

  3月13日,“鄂人文創”設計團隊負責人李芒果向記者介紹,櫻花版“蒜鳥”目前有兩款,一款是“武漢禮物”品牌定製的,其身體更具象的是一個大蒜瓣的造型,頭頂櫻花花瓣。一款是經典款蒜鳥的CP“櫻花妹妹蒜鳥”,自帶隱藏語音包:“蒜鳥,蒜鳥,都不湧易!”

  李芒果告訴記者,這款“櫻花蒜鳥”從設計到上市大概花了兩個月。“我們很早就調研過武漢的市場,發現大部分普通的文創產品帶回家后可能會被閑置積灰。”他表示,如果能設計一款既能說武漢話又便於把玩的玩偶,遊客在武漢賞櫻時就不僅能帶走美好回憶,還能通過實體玩偶將這些記憶長久保存。

  櫻花版“蒜鳥”。圖/受訪者提供

  【2】源於武漢方言,網友紛紛拍視頻玩梗

  在蒜鳥走紅之前,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條段子:“當雙方發生爭執時,真武漢人會說:搞!搞!搞撒!而老武漢人會說:算鳥算鳥,你搞不贏他滴!”

  在網路的傳播演變中,“算鳥”又變成了“蒜鳥”,更有網友藉助AI製圖工具創作出結合大蒜和鳥的“蒜鳥”AI形象。因此,“蒜鳥”逐漸發展成“武漢和平鳥”,成為大家用來勸架的吉祥物。

  “蒜鳥”形象誕生後,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發揮想像力。有自媒體博主將“蒜鳥,蒜鳥,你搞不贏他滴”“把她送到美國克”和武漢城市航拍相結合製作成短視頻。

  記者從數據統計平臺查看到,從2025年1月至今,僅僅三個月,網友就在抖音平台創作了300多個有關“蒜鳥”的短視頻。截止3月20日,抖音平台發佈帶有“蒜鳥”話題的短視頻總計播放量達到16382萬,點讚量共203.4萬。

  武漢本地市民曾女士稱,“很多人覺得武漢人說話很像吵架,說話很‘嗆人’。比如‘個斑馬’‘要莫樣’等等,外地人聽著可能很粗俗,但其實這隻是我們習慣說的口頭禪,並沒有表達罵人的意思。”

  華中師範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中心學者汪國勝以及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學中心學者趙愛武曾表示,碼頭文化是漢口商業文明的早期形態,它留給武漢方言的是濃厚而強烈的江湖氣息。明清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移民將各自的原型文化帶入漢口,不同區域的文化在同一城市碰撞和交融,給武漢方言帶來了開放與融合的文化意蘊。

  網友AI製圖。圖/網路

  【3】“蒜鳥”文創源於設計師“哄老婆”,熱度提升後公交“蒜鳥”上崗

  在這樣的背景下,“蒜鳥”文創應運而生。

  “鄂人文創”團隊負責人李芒果早在2024年便關注到了“蒜鳥”,他告訴九派新聞記者,“蒜鳥”文創的創意來源於一次他和老婆吵架的生活日常。“我老婆生氣了,為了哄老婆開心我做了個小玩具,把孩子的聲音用武漢話的形式錄到裝置里。”在2024年10月,他將製作出的“蒜鳥”發聲玩偶發佈到短視頻平臺,一下引起眾多網友求購,之後便開始批量生產和售賣。

  在“蒜鳥”點燃武漢的文創市場后,開始受到了武漢文旅等官方平台的關注。

  據瞭解,武漢文旅集團與武漢公交集團聯手推出全新的武漢文旅城市環遊巴士(櫻花專線),3月16日正式啟動,將一直持續至4年中。巨大的“蒜鳥”不僅出現在車身上,還成為車廂內的報站員,每抵達一個網站時,“蒜鳥”就會用武漢話和大家告別——“到站鳥”“拜拜鳥”“走鳥”。

  九派新聞曾報導,“蒜鳥”還出現在武漢603路公交車駕駛室安全門上,它披掛上“為人民服務”紅色綬帶,化身“勸和鳥”調解乘客糾紛。

  603路車隊隊長徐飛稱,當發生摩擦時,駕駛員拿出“蒜鳥”走到衝突乘客之間,按開關,“蒜鳥”發出“算了、算了”魔性叫聲,緊張氣氛瞬間就打破。他希望通過“蒜鳥勸和”鼓勵“文明出行、與人為善”風尚落地生根。

  據統計,3月5日“蒜鳥勸和”解糾紛以來,該車隊多名員工在開車途中用“蒜鳥”調解了乘客之間的糾紛。車隊還通過GPS調度系統確認這些糾紛沒有實質影響到公交營運,判定駕駛員的調解是有效的,同時給相關車組補充了4只“蒜鳥”。

  武漢公交打造的“蒜鳥勸和”。圖/央視新聞

  【4】漢派美學得到市場認可,設計師計劃推出新款玩偶

  3月14日,武漢禮物文旅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博智表示,武漢禮物旗下幾乎所有門店都在銷售該團隊設計的“蒜鳥”文創產品。同時,公司也持續開展與原創設計團隊簽約及孵化原創團隊的行動。

  在社交平臺上,網友主動分享自己購買到“蒜鳥”文創,還有網友曬出“搶鳥計劃”。

  有網友發帖稱:“去武漢玩的時候,‘一定要買蒜鳥’已成執念。”“我要‘蒜鳥’‘蒜鳥’,你搞不贏他滴。”“我在機場找了個遍,根本買不到。”

  “大家願意為武漢的文化買單,這說明了我們的漢派美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楊博智說,許多市民自發進行商業化的宣傳,恰好能說明武漢的文化自信。隨著武漢旅遊熱度上升,武漢的美食小吃、武漢人爽朗潑辣的性格都深受外地遊客喜愛。“蒜鳥”文創正是武漢人性格的一種象徵,而這種性格也展現了武漢鮮活的一面。一句簡單的“蒜鳥,蒜鳥”還能讓人們快速掌握地道的武漢方言,這種易於傳播和記憶的特性也能快速吸引消費者。

  “我們發現很多消費者一捏這個玩具,就能聽到武漢方言,然後就哈哈大笑起來,這其實是一個產品能夠引起情緒波動的體現。”楊博智認為,“蒜鳥”體現了地方文化逐步復興的過程。“以前大家喜歡國外IP,但現在,一些地方的國潮文化和地方文化也在逐步興起。”

  另外,他認為櫻花季對武漢文旅的影響非常大。“從往年的數據來看,三四月份我們線下門店的客流量會得到非常大的增長,大家會特意購買櫻花主題的產品,客單價也會提升。”今年,武漢禮物上市了三百多種櫻花主題的文創產品,他預計隨著櫻花的盛花期到來,今年線下門店的銷量數據可能更好。

  “很多人覺得武漢人嗓門很大,說話很兇。”作為武漢文創行業的從業者,楊博智說,他還希望通過文創產品引導公眾消除對武漢的刻板印象。基於“蒜鳥”爆款文創設計的成功經驗,他後期計劃推出新款“蒜鳥”玩偶,或增加新功能,從而激發起人們主動瞭解武漢文化的興趣。

  九派新聞記者 蔡曉萱

  編輯 曾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