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1935年完工的俄羅斯維堡圖書館的大廳設計已經這麼人性化。突破常規思維,採用屋頂開窗採光,整體建築風格極其現代且有未來感。
1927年,阿爾瓦·阿爾托以純粹的古典主義方案贏得了設計競賽。歷經8年最終完成維堡圖書館的設計,也成為了國際現代主義風格的代表。
這天窗與光影的美感,比現在很多設計都厲害,且極具設計參考價值。
普通的圖書館設計,要麼大天窗,要麼側面開玻璃窗,但是設計師阿爾托極具創意性的在屋頂開多個圓形天窗,光線柔和的投進室內,進過室內牆壁反射,最大化的實現了室內的採光。要麼怎麼都說大師都是最懂得利用光影的!
阿爾托使用的是光的漫反射原理,均勻的天光,就是圓形開洞的真正好處。這種圓形開洞是阿爾托發明的一種錐形天窗,具有漏鬥的效果,在白天也不會直接射入產生陰影的太陽光。
依靠閱覽室中生成的網格,他系統地在屋頂上開了2米的採光井,給屋頂帶來具有未來感的外觀。這種高效的照明模型成為阿爾托標誌性的設計,也成為很多建築師爭相學習的方法。
簡潔人性化的室內設計,整個空間採用流暢線條,柔性設計,拋除過多的裝飾性,講究實用功能與人性化服務。
建築各部分均設置了入口,內部的流線也被巧妙地控制在貫穿各個樓層的空間實體之間。
阿爾托強調了空間的不同功能特徵——圖書館(安靜)與演講廳及其他“社交活躍”空間(熱鬧)區分開來。大量的草圖與圖紙顯示,建築師在這個專案中,還仔細考慮了照明和聲學的問題。
從平面圖上看來,圖書館由兩個在水準方向上相互偏移的矩形體量組成。主入口區域是行政和舉辦活動的空間,閱讀空間則置於建築後部。
內部空間組織實際比平面上看起來的要更加複雜。經常被描述為三層的平面,在剖面上看是六層或七層,建築從而具有變化多端的空間序列和複雜的過渡空間系統。
真正頂級的設計,是功能與實用並存,且極具美學審美的。單純形式堆疊的設計,難以流傳至今成為我們一直學習的。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資料內容部分來源於網路,由我方再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此圖庫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