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黑盒作者@變身章魚哥守護凱爾希於03月17日發佈,轉載請標明出處!】
當量子糾纏的漣漪在分鏡稿紙暈染出浮世繪,那些穿梭於多重時空的靈魂,既是量子力學的具象化詩行,亦是東方輪迴觀的美學顯影。
最近樓主在想能進行一個怎麼樣的強主題相關的番劇推薦,同時展現一定的文字功底(並非),思來想去決定來講一些樓主本人看過的、與時間跳躍、平行宇宙、輪迴轉生(異世界轉生除外)相關的動畫作品,這種相關性可能是作品中心依託,也有可能只是一個重要的劇情橋段,也有可能是某個特殊能力的產物等等。考慮到這個主題下的作品很多,而且佳作相當之多,所以很有可能分期講述,希望能成功説明你增加自己的補番清單。
最後提醒,樓主比較愛寫長文,且描述性文字多為客觀主觀混雜,如有冒犯實屬抱歉,但還是建議想要輸出的朋友請先看看原文
接下來是本期文章的講述順序:
1.命運石之門
2.魔法少女小圓
3.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4.夏日重現
5.重啟咲良田
6.家庭教師:Reborn
還有許多作品諸如Clannad系列、涼宮春日系列、《Island》、一些著名的動畫電影等等都是符合本文主題的,樓主決定放在下期講述
2011年無疑是一個動畫大年,在業界內有日漫黃金領域後的巔峰之年的稱呼(可能是樓主看的某不權威稱呼)。而這一年裡,又有一部游改作品《命運石之門》(石頭門)脫穎而出。這部動畫以教科書般的製作告訴以後的業界什麼是成功的劇情向視覺小說改編動畫。不過本文將不涉及原作遊戲本身,而是聚焦於動畫作品(故有微劇透)。
製作組White Fox為我們構建了一個隱藏著科學朋克風的10年代秋葉原。在Lab老式電腦的CRT螢光與手機微波爐的量子藍光中,整個世界曾不斷回溯,在兇真的的眼中投射出了諾蘭式硬科幻的陰影。在一集一集的推進中,觀眾終將會被世界線不斷變動的鏡頭語言折服到心服口服。
本部作品有多個形象飽滿的重要角色;男主岡部倫太郎(鳳凰院兇真)的"瘋狂科學家"面具下,藏著現代人對抗虛無和未知物的精神鎧甲——他捏造出的"機關妄想"看似是宅男的防禦機制,實則承擔著預言未來的水晶球的作用。牧瀨紅莉棲(助手)的理性主義與時間跳躍機器的非理性本質形成量子糾纏,她白大褂上的血跡如同薛定諤方程未解的波函數。真百合的"嘟嘟嚕"並非單純萌系符號,而是世界線收束的死亡倒計時,當金屬烏帕在血泊中反射冷光,其萌系畫風則悄然完成了存在主義暴擊。
接下來有一些入坑建議。作為科學adv系列的一部作品,它本身具有強galgame性質,於是具有選擇對各方美少女進行攻略的環節以及日常共通路線。在此基礎上,命運石之門的前十幾集的緩慢鋪陳夾雜著日常的推進、對配角的處理等,如同量子隧穿時的電子雲。雖然前面越鋪墊,後期的爆發更為強烈,但是可能會篩選掉部分觀眾。所以建議想看本作的朋友們耐下心來慢慢咀嚼。同時本作還有不少的網路梗和宅梗,也是具有一定時代性的作品,建議觀看有梗註釋的片源
當你真正靜下心來觀看時,會發現劇情的齒輪在時間跳躍機器啟動時就已經開始轉動了。從最初拯救真由理的天真嘗試,到在無數次輪迴中見證所有可能的絕望,這種機械降神般的設定實則是存在主義困境的極端具象,監督佐藤卓哉用類蒙太奇手法將無數個七月二十八日摺疊成莫比烏斯環展現在觀眾眼前。當到最後岡部嘶吼著"欺騙世界"穿越記憶洪流想要拯救助手時,觀眾才驚覺所謂"命運石之門"的選擇,實則是海德格爾"向死而生"的動畫演繹。
在看完整部動畫后,你可以去觀看劇場版《負荷領域的既視感》和第二季《命運石之門0》,看一看兇真在無數次跳躍中遺留下的另一條世界線記憶和沒有助手的β世界線的暗黑啟示錄。在那之後,樓主建議再去看看第一季,因為真的會有不同的發現,許多伏筆在第一季前幾集的黑暗處就已經悄然生出了。所以說,花田十輝牛逼!
對於樓主本人來說,這部動畫在內心是一部具有無法超越的意義的作品。儘管它的本質就是在複雜設定下的boy meets girl的俗套故事(並非),但正是其複雜的設定、不斷迴轉的劇情和具有反差感的角色們讓樓主無法自拔,每隔一段時間的觀影總能讓樓主有新的理解與感悟。唯一可惜的樓主買的遊戲還沒有打通,如果有時間的話,也希望想入坑的朋友們體驗一下原作帶給人的震撼感。
從遊戲到螢幕,從β線到Steins Gate世界線,這部時空史詩的本質,實則是人類用虛構對抗熵增的精神方舟。每個喜歡這部作品的人一定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也一定都在不同媒介的縫隙中,想去尋找自己對存在意義的理解。或許所謂"命運石之門",從來不是某個確定的座標,而是觀測者在無限可能性中依然選擇相信的勇氣。最後附上樓主聖地巡禮的幾張照片。
如果說2011年有誰能在影響力和社區風評上和上面的命運石之門扳扳手腕,那應該就是這位《魔法少女小圓》了。其極大的口碑聲量和與其可愛畫風不符的致鬱系、解構向主題,為看過這系列作品的觀眾們都留下了巨大的印象(或些許心理陰影)。下面讓我們直接步入作品第一季在第四維度的表現。
(接下來存在微劇透)
曉美焰的輪迴能力並非簡單的敘事詭計,而是虛淵玄對“宿命論”發起的哲學核打擊。每一次時間回溯都在解構傳統魔法少女的救世敘事——小圓的契約願望越是純粹,因果鏈的熵增就越是猙獰。當第10集揭開輪迴真相時,觀眾才驚覺前9集的日常畫面皆是楚門世界的謊言,每一幀都暗藏血肉模糊的隱喻。
時間輪迴讓本作的敘事密度倍增,也讓敘事難度上升,看完不得不佩服虛淵玄的創作水準(和虐心水準)。這種多周目的莫比烏斯環式結構,讓丘比的“熵減理論”從科幻設定昇華為對人類文明本質的詰問——所謂奇跡,不過是更精緻的剝削系統。
給樓主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其實還是其藝術風格。SHAFT×新房昭之組合以抽象美學撕碎魔法少女題材的美妙外表,比如劇中的魔女結界,將畢卡索立體主義、達利超現實主義與北歐符文等等熔鑄成精神污染圖景。零食魔女的剪紙世界、影之魔女的劇場舞臺,每個結界都是創作者潛意識的嘔吐物。魔法少女們戰鬥時的武器各式各樣,從冷兵器到魔法到熱兵器,加以魔女之夜降臨時的齒輪天空,實為工業文明末日的啟示錄畫卷。
對於想要入坑的觀眾們,建議先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對本作的虐心程度打好一定的壁壘高度。請務必堅持到學姐掉頭(、、),讓這部反常識的魔法少女作品顛覆你心中已有的預設。在觀看完正作之後,可以觀看劇場版的前篇、後篇以及新篇,那是整個小圓系列的哲學補完和世界觀完整構築。
(若在觀影過程中產生認知崩潰,請記住——這都是丘比的錯。)
2016年,這部現象級動畫作品《Re0》出現了。其擁有可怕的全球熱度(在當時看來),第一季曾在b站有超過5億的播放量(後來更換成新編集版),而Reddit社區內re0的討論熱度也常常是動畫區前列。這樣的熱度不僅來源於作品成功的人物塑造(蕾姆、碧翠絲),還來源在動畫作品中較為新穎的死亡輪迴機制。在這樣死亡存檔的氛圍壓迫和碎片化拼圖敘事的代入感下,re0獲得了其應有的討論熱度,而蕾姆拉姆等角色也登上二次元頂流,成為漫展、周邊的常用選項。
回到作品本身。(接下來有微劇透)菜月昴的“死亡回歸”絕非簡單的存檔讀檔機制,而是對傳統英雄敘事的徹底解構。每一次死亡都在解離“主角光環”的虛假性——當昴的腸子被獵腸者扯出、頭顱被凍成冰渣、心臟被捏爆時,動畫史上少有的肉體痛苦被轉化為精神熵增的計量單位。樓主認為死亡回歸角色成長的暴力催化,讓昴從傲慢的“中二病”蛻變為真正的“凡人英雄”,需經歷被各種人殺害、被貝特魯吉烏斯精神污染等靈魂淩遲。所以說樓主一開始有些討厭486,但後來越來越喜歡其人設,因為他有著不斷堅持下的成長(單薄那確實有些單薄),就好比魯迪烏斯的成長一樣,從廢物成長為可以清晰解決問題。
樓主認為,死亡回歸的本質是存在主義地獄——昴的“存讀檔自由”恰是對自由意志的終極嘲諷,正如加繆筆下的西西弗斯,他必須在永恆輪迴中尋找對抗虛無的意義。作為動畫史上“反傳統”的男主角代表之一,其懦弱、自大、歇斯底裡的刻畫,實為對異世界龍傲天潮流的血腥反叛。第18集雪地中的“膝蓋告白”,將486男性尊嚴粉碎后重鑄成真正的勇氣勳章,讓整個人設獲得了更完整的體驗,也讓觀眾高興了、、、
作為現代動畫討論度很高的一部作品,許多討論其實已然飽和。樓主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不僅有不斷死亡尋找拼圖的輪迴感,還對它的配樂印象深刻:《STYX HELIX》的電子音效類比出腦神經斷裂的質感,歌詞“不要丟下我死去”成為輪迴詛咒的聽覺具象;《Requiem of Silence》的鋼琴獨奏在第15集撕裂寂靜,音符如冰錐刺入觀眾心臟;貝特魯吉烏斯登場時的狂氣BGM《The Worst of the Worst》,用不協和音程構建出精神污染的聲學模型。
對於想要入坑本系列作品的觀眾,進行以下建議,前三集勸退期是篩選觀眾的“死亡回歸初體驗”,撐過腸子被扯出的血腥場景方有資格繼續觀測(倒也不是)。對男主印象不佳的觀眾可以耐心渡過前期,等待後續劇情的個人爆發與劇情點碰撞。然後在觀看順序上,在看完tv兩季和ova后,可以選擇看原作小說,或者直接追這一季度的新一季,希望大家都能看的開心。
《Re:0》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撕碎了異世界轉生的浪漫化表皮,將穿越者的真實處境還原為血肉模糊的存在困境。當ED《Stay Alive》的旋律響起時,我們終於理解——所謂“從零開始”,不是獲得外掛的起點,而是每個凡人直面自身渺小時,在無限輪迴中依然選擇站起的勇氣。這部作品以動畫史上前所未有的自虐美學證明:真正的英雄主義,不是知曉命運后依然熱愛生活,而是被命運碾碎千萬次后,仍能拼湊出繼續愛人的能力。2022年有一部懸疑動畫獲得了不小的討論熱度,那就是《夏日重現》。作為日式鄉村神隱話題下的科幻系作品,本作的懸疑劇情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儘管部分觀眾對改編有著自己的看法,但無法否認這部作品有著入坑一看的優秀之處。
這部作品既非純科幻或純奇幻,更像是規則設定下角色們對系統的探尋與對制度的打破。網代慎平的“七日迴圈”絕非單純的讀檔工具,而是一場與神明的概率論決鬥。每一次潮水倒流至7月22日,都是對“永恆輪迴”假說的血腥驗證——夏日祭的太鼓聲、波稻神社的鳥居、菱形醫院的鍾錶,在無數個平行時空中裂解成日式神話的認知陷阱。
時間跳躍在此作化作敘事的非線性迷宮,在對“影子病”的不斷探尋中,真相的碎片不斷集齊,向幕後黑手伸出掌握的手心。男主從初回目被爆頭的茫然,到最終局預判所有陷阱,將輪迴轉化為動態博弈論模型,頗像“死亡回歸”的超長篇演繹。與re0不同的事,本作品中南方日都島全體居民的“既視感”,實為平行世界記憶的量子隧穿,將個人悲劇升維成集體無意識的獻祭儀式,為整部輪迴系作品附上了濃濃的日本鄉村神話風格。
本作有受不小的克蘇魯系風格影響,影子病發時的瀝青狀物質流動、波稻真身的深海章魚形態,將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懼與日本海女傳說熔鑄成精神污染圖騰。在第四維的裂縫中,本作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覺語法,輪迴重置時的潮水倒流鏡頭,採用梵古《星月夜》般的漩渦筆觸;慎平死亡瞬間的畫面撕裂特效,暗喻世界線變動的不可逆熵增。
(話說小舟潮真的很好看!)
本作節奏不慢,所以入坑能很快被吸引。在看完動畫后,可以考慮去觀看原作漫畫。
《夏日重現》的優秀之處,在於它將本格推理的精密齒輪嵌入了克蘇魯神話的血肉引擎。當ED《回夏》的旋律隨潮水退去時,我們終於理解——所謂“時間迴圈”,不過是人類在認知邊界上刻下的求救信號。真正的恐怖不是未知本身,而是在無限次重複中,依然選擇揭開真相帷幕的勇氣。
這部作品可能是因為宣傳不夠、節奏過於平緩、邏輯梳理有一定門檻,導致一直熱度欠佳,但《重啟咲良田》一直是樓主心中最好的超能力背景下的作品(之一)。
在咲良田這座被“重啟能力”籠罩的烏托邦里,時間跳躍並非單純的科幻設定,而是對語言哲學的血肉化實驗。春埼美空的“重啟”能力(將世界倒回三天前)與淺井惠的“記憶保存”構成邏輯學意義上的完美補集——這組能力恰似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動畫演繹,每一次重啟都在解構“真相”的定義本身。
本作一開始吸引樓主的地方是其藝術美術風格。它的色彩極簡主義用全篇低飽和度的青灰色調,將海濱小鎮異化成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實驗室,唯有相麻堇的紅傘刺破了邏輯蒼穹;它大量使用鏡面反射(眼鏡、咖啡廳窗戶),隱喻現象與本質的認知鴻溝;圖書館書架形成的無限迴廊,實為蒯因“知識網路”的拓撲模型;重啟時的畫面如老式膠片灼燒,數據流瀑布中漂浮的《邏輯哲學論》片段,將物理時間流逝轉化為資訊熵增的可視化圖表。
這部作品的敘事在樓主看來,具有一定的哲學命題表達意味。比如相麻堇跨越重啟的記憶保留(第14集),暗示觀測者的意識能突破時間薄膜。劇中也多次暗示到不同的哲學命題,這種將哲學命題轉化為具體事件的能力,讓咲良田的時間跳躍超越了敘事工具層面,成為存在主義的演算場域。
本作中的人物表情極其克制,不知道的還以為都是AI呢(事實上故事中也有關於AI的哲學命題)。劇中的三無少女春埼美空是一位機械姬般的重啟執行者,其情感缺失實為維特根斯坦“私人語言不可能性”的肉身化,與惠的互動宛如兩個AI在調試情感協定,但是可愛捏、、
樓主對此作的入坑建議是,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可以耐下心看,同時不排斥對哲學命題的引用與探討,那麼可以一試。儘管以超能力社會為載體,但本作的風格實在是欠缺青春熱血,熱愛思考的觀眾一定會對此作情有獨鍾吧。
《重啟咲良田》的優秀之處在於它將動畫載體推向哲學論文的領域,卻依然保有文學性的詩意。觀眾的我們終將明白——所謂“重啟”,既非逃避亦非征服,而是人類在無限可能性中,依然選擇背負記憶前行的勇氣。這部作品以動畫史上前所未有的智性密度證明:真正的溫柔,是理解世界殘酷本質后依然堅持的邏輯潔癖。
诶,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混在裡面了……
最後樓主想以一個並非完全符合文章主題的作品來結束文章。但雖說不符合,家教裡面還是有很關鍵的時間跳躍要素的,那就是在“十年火箭筒”的設定下出現的“未來篇”了。十年火箭筒的設定是被轟中後會和十年後的自己交換時空。
十年後火箭筒的轟鳴聲中,《家教》完成了從校園喜劇到硬核黑幫史詩的量子躍遷。這個看似兒戲的設定實則是敘事維度的升降梯——將並盛中學的日常暴力美學,瞬間坍縮成你死我活的嚴肅向宿命論戰場了。
未來篇中全員穿越至十年後的世界,實為對少年成長痛的血腥隱喻。漍田綱吉斷指上的彭格列指環,是西西弗斯巨石的戒指形態,每一次時間跳躍都在拷問"當少年被迫成為男人"的倫理命題。
(其實每次看到蘭波用十年火箭筒的時候樓主一直在想什麼時候能給主角團都用一下,沒想到看到未來篇還真有……)
男主從"廢柴綱"到"新彭格列Ⅰ世"的蛻變,其實是榮格"人格面具"理論的超現實演繹。死氣彈的火焰既是戰鬥燃料,也是壓抑本我的精神分析具象。樓主很喜歡本作中的美術表現,只能說確實很吃天野明老師的畫風,而大空火焰的橙色調、雲屬性的紫色爆炎,用色彩心理學構建角色精神圖譜,而且未來篇中X Burner的釋放過程真的帥炸了好吧、、
作為一部熱血少年漫,樓主給的入坑建議不多,畢竟看不慣老畫風的話雲個劇情就可以了,又由於本作有佔比不小的日常篇,戰鬥推進緩慢的爭奪戰和未來篇,所以可能不適合很多觀眾。將本作放在本文中樓主意在整活,以後一定會寫更好的推薦文案
家教告訴我們,所謂"時間跳躍",不過是人類在命運下依然選擇相信的勇氣。這部作品以戰鬥的混沌美學證明:真正的強大,不是在死氣之火中燃燒,而是在平凡日常里守護重要之物的覺悟。(觀眾可能會像樓主一樣在看完本作后對黑手黨橫生興趣,但是還是要遵守核心價值觀的)
-------分割線------
今天的講述就先到這兒。由於本期和時間主題相關,所以可能會用到一些哲學名詞,閱讀中其實可以忽略。其實每一部作品都有單拿出來講一期的實力,不過樓主先採取主題推薦的方式,大家有其他喜歡的時間系作品也可以在評論區提及,若是樓主看過的話就安排在後面的期里寫。最後製作不易,還請大家支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