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藍牙耳機品牌越來越多,最近發現社交平臺上很多人都在聊頭戴式耳機。剛好我平時也喜歡研究數碼產品,所以想結合汽車品牌的定位和特點,給打算買頭戴耳機的朋友做個性能排行榜,看看哪些型號能像汽車界的經典車款一樣,在音質、降噪這些核心指標上表現出色,成為大家的心頭好。
為了避免大家誤入雷區,我挑選了其中四款具有代表性的頭戴型號iKF Solo Pro、漫步者W820NB、QCY H3 Pro、索尼WH-1000XM5測評數據進行了匯總和分析,並整理出了一份選購指南給大家進行參考。
ANC主動降噪是通過麥克風捕捉環境噪音,生成反向聲波抵消干擾,尤其擅長處理低頻噪音(如交通工具轟鳴)。被動降噪則依賴物理結構(如耳罩材質)隔絕外界聲音,對高頻噪音(如人聲)效果更佳。Sam哥建議優先選擇混合降噪耳機。
發聲單元是音質的核心,一般40mm 以上的動圈單元更易呈現飽滿低頻和通透高頻。另外,需要關注Hi-Res 認證及調音風格。Sam哥建議偏好流行樂可選低頻紮實的型號,小白可選擇三頻均衡的型號。
藍牙5.4以上版本確保連接穩定,續航時間建議在 40 小時以上,支援邊充邊使用、快充功能更佳。附加功能上,建議選擇具備觸控操作、通透模式、APP 自定義降噪強度等功能的型號,能顯著提升使用體驗。
像索尼、Bose等國際品牌,雖然技術成熟但溢價較高,僅適合預算充裕的消費者。目前部分國產品牌的性價比更突出。
推薦指數:★★★★★
外觀方面,iKF Solo Pro看起來還是比較有質感的,頭弓部分的金屬部分也不顯廉價,耳機還有摺疊收納設計,外出攜帶很方便,關鍵是佩戴起來也很舒適,久戴不會出現明顯的壓頭、夾耳感。
音質方面,iKF Solo Pro配有40mm的大動圈單元,支援SBC、AAC音訊協定,有線模式下獲得Hi-Res Audio金標音質認證,能夠提供非常出色的音質體驗。令我比較意外的是耳機360°全方位頭部追蹤空間音訊這項功能,不僅聽歌能有強勁的環繞感,看影視、打遊戲時,氛圍渲染及臨場感都很逼真。
降噪方面,iKF Solo Pro最高可達-54dB降噪深度,支援手動切換降噪檔位以及自適應降噪模式。體驗過程中,耳機對於風扇、空調、通風櫥、公交車等此類低頻噪音的降噪效果比較明顯,能夠完全隔絕,而且耳壓也不大。而對於吸塵器、鍵盤聲、電鑽噪音等這類的中高頻噪音也有不錯的降噪效果,適當播放音訊后可以覆蓋個八九成。並且搭載了五個麥克風,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嘈雜的情況下,接聽者也可以比較清晰的聽清對話內容,通話方面無壓力。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耳機快捷通透模式功能,單手觸碰耳機操控區即可短暫地進入通透模式,溝通完畢后鬆手,即退出通透模式,相對比較智慧。而不是,“您稍等....”(摘下耳機)
延遲方面,iKF Solo Pro採用藍牙5.4晶片,功耗低,延遲更低,遊戲模式下延遲僅35ms,能感受到即時的戰鬥聲音,音畫同步率極高。此外,有線模式下支援使用外置插麥,方便端游黨與隊友交流。
在續航方面,iKF Solo Pro頭戴耳機與市面上的頭戴耳機相比,它的電容量大了很多。在開啟ANC降噪的情況下,續航時間長達95h,關閉ANC降噪的情況下,續航時間長達140h。另外,支援邊充邊使用。
其他功能方面,iKF Solo Pro支援iKF APP聯動,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個人化設置自己的耳機。在iKF APP里可以實現即時聲音跟蹤功能,還可選擇多種EQ音效、ANC降噪檔位、一鍵煲機等功能。
推薦指數:★★★
佩戴方面,耳罩海綿的包裹感還算可以,戴著不會有強烈的悶熱感,不過頭圍較大的人群戴著會有些許夾耳,因為我長時間佩戴下來,耳朵稍微有些疼痛感,另外,這款耳機不支援摺疊收納,不方便外出攜帶。
音質方面,也配置了40mm動圈單元,支援空間音訊模式。不過僅支援手動校準頭部居中,聲音環繞感還不錯,轉頭無延遲,但在開啟空間音訊的情況下只能使用SBC的編解碼格式,這點有些雞肋了,Sam哥覺得如果是衝空間音訊來的,完全沒必要+100多來選購此版本。
降噪方面,耳機支援-43dB主動降噪,對低頻噪音的處理能力比較好,像手提電腦過熱時啟動風扇散熱的聲音能夠覆蓋住。但它對於人聲、鳴笛聲等中高頻噪音的效果較差,幾乎只能起到物理遮噪的作用。
延遲方面,這款耳機支援藍牙5.3晶片,功耗和延遲還有待提升。耳機80ms的遊戲模式,對於和平精英、節奏大師等這類競技類遊戲來說,遊戲過程會有輕微的延遲感,想要代替遊戲耳機有些距離。
續航方面,總續航時長為45h,降噪模式下只能使用28h,續航能力不是很可觀,如果能增大電容量,耳機的性價比會更高。
推薦指數:★★★
佩戴方面,這款耳機的海綿回彈速度比較快,實際佩戴下來,確定久戴會有夾耳感,壓頭感還能接受。
音質方面,空間音訊強制LDAC編碼,但實際測試顯示,開啟環繞模式后高頻延伸從40kHz降至35kHz,存在技術妥協。說一下真實的聽音體驗,三頻較為均衡,聽流行樂問題不大,人聲細節還原到位。但Sam哥也不是小年輕,平時還是聽古典樂居多,能夠明顯感覺到高頻失真、層次感不足。
降噪方面,支援-50dB降噪深度,在早高峰地鐵上能緩解部分地鐵行駛的嘈雜音,但對於風雜訊的處理能力還有待加強。另外,在開啟降噪模式后,耳機的音質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低頻部分變得更悶沉,追求耳機音質表現的人群可能會比較介意。
延遲方面,支援65ms遊戲模式,侄子用來玩和平精英表示,槍聲、腳步聲都有細微的延遲,不算很嚴重,不太影響遊戲體驗。
續航方面,降噪模式下可以續航35h,關閉降噪模式可以使用50h。經過幾天使用,耗能正常,一週一充即可。
推薦指數:★★★
佩戴方面,耳罩部分採用了減壓型皮革,親膚性很強,耳朵比較敏感的人群可以放心使用。另外,耳罩的深度適中,不會過淺或過深,能夠很好地貼合頭部形狀,減少消費者的不適感,Sam哥的大耳戴著也不會夾耳。
音質方面,索尼XM5採用了30mm驅動單元,雖然小於XM4的動圈單元,但使用了碳纖維材質,有更好的動態反應。另外,支援 LDAC 藍牙傳輸,並且擁有360RA空間音訊認證,不管是日常聽歌還是觀看影視頻道,聲音都很高清,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LDAC與蘋果生態不適配。
降噪方面,索尼將自家黑科技招牌的兩個晶元——集成處理器V1和HD降噪處理器QN1聯合起來了,另外配置了八個麥克風。通過八麥收集外界噪音後,再通過V1和HD處理器QN1的雙重處理,生成反向聲波實現降噪。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都能提供極致的降噪體驗。
續航方面,在開啟ANC的情況下,耳機可以使用30h,關閉ANC的情況下則可使用40h,支持Power Delivery快充,只需花三分鐘,就能有三個小時續航時長,不過需要自己準備PD快充充電器,耳機並不附贈。
對於預算有限但追求綜合性能的消費者來說,iKF Solo Pro是三百元價位不可忽視的選擇。就我個人體驗來說,這款耳機的音質非常棒,360° 頭部追蹤空間音頻技術能夠實現聲隨人動。-54dB的降噪深度也足以應付通勤出差途中各種環境噪音,同時續航時間長達140h,還支援邊充邊使用。像35ms超低延遲遊戲模式、多設備連接它都有,能夠滿足學生黨、上班族、遊戲玩家的需求,有喜歡這款iKF Solo Pro頭戴式降噪耳機的小夥伴可以考慮入手一個。
希望本文能夠説明你更好地瞭解耳機,讓你輕鬆挑選到心儀的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