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寫一些關於遊戲的回憶,今天反常一回,寫一寫自己用過的手機。
我一直覺得我用的手機都挺另類的。第一款手機是經理送的 NOKIA8110你可能會說經理真慷慨,其實是經理淘汰下來的手機,那也很不錯了。當時經理把盒子說明書座充啥的連同手機和倆電池都給我了。
這款手機算是一款經典手機,《駭客帝國1》里尼奧用的手機就是它。
但我對它的印象是什麼呢?大香蕉、羅鍋兒,因為它是曲面機身,如同一個大香蕉。
兩塊電池一塊原裝,裝配上就是厚厚的羅鍋兒形,一個組電,雖輕薄了許多,但論待機時間還是那原裝電池給力持久。那會兒還沒有鋰電電池,都是鎳氫鎳鉻的,所以體積大。
這款手機太古老,以至於簡訊也是英文的,無法接收發送中文簡訊。
因這款手機如此的經典,多年後Nokia還複刻了一款,這顏色更像香蕉了。
後來人生中第一款自己購買的手機是愛立信的R310三防手機,三角的大天線,被人們形象的稱呼為大鯊魚。
號稱防水、防震、防塵的三防手機,據說能戴著它下海!我倒是沒戴著它游泳,卻在同事面前,拿著手機在水管子下用自來水沖洗,並故作鎮定表現出習以為常的神情說:手機髒了,我得清洗清洗!同事們都驚掉了眼球……
就這麼一款三防手機,貌似使用還不到一年,在冬天,一不留神它從腰間的高度掉到了地面上,裡面的液晶屏碎了……
之後購買了全球首款橫向手機,NOKIA的5510,也是全鍵盤手機,得用雙手操作。
這款手機當時吸引我的是,64M存儲,可聽MP3的音樂手機。
看著就敦實
當時一個64M的U盤也價格不菲,這款又能聽歌又能打電話,我推測它能當U盤使的手機(沒入手之前,害怕它不能拷貝任意檔,還在想是否可以通過修改後綴名的方式讓其可以拷貝,實際拿到手后證明我多慮了,隨意拷貝任意文件不說,關鍵是我拷貝MP3都嫌這存儲小),可算是完全符合我的心意。
當時去了中友百貨,應該是1700左右的價格購買了這款手機,並額外附送了一塊原裝電池。
自此上下班的路上開始聽歌,不再單調乏味了。
64M在那會兒算正常的厚道配置了,實際能用的容量也就60M,但也總是不夠的,為了能放入更多的歌曲,在電腦報上得知了一款叫MP3pro的軟體,可以壓縮至原MP3檔近一半的容量,我就開始經常地拷貝相聲等長音頻檔了。
那段時間,愛買《網友世界》的雜誌,(曾寫過一篇《賣報刊的冷飲廳》聊一聊消失的報刊亭,提到了一些雜誌報刊)有一期推廣《校園民謠2002》有幾首歌曲的demo,下載到手機中,聽了無數遍。
2000年的E3展上,小島秀夫的《合金裝備2》的預告片在展會上一鳴驚人,我將預告片的音樂拷貝到了手機上,每每聽起來都能體會到畫面的緊張感與大片感。當年有個大學剛畢業來上班的女同事,一個東北女孩子,但性格卻是很書卷氣,不咋呼。她聽了這個音樂就跟我說我能聽出裡面有槍械聲,有野獸嚎叫的聲音,交響樂,這是哪個電影啊?看來這段預告片的剪輯與配樂真的是出神入化(小島與哈裡的合作也是一段傳奇)。
永遠記得休息日的頭天晚上,我上了小公共汽車,準備回父母家,車程要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坐在車裡的最裡邊的一個座位,聽著手機里播放的劉寶瑞相聲《黃半仙》這一路時不時地心頭一笑,那個夜晚真的很美好。
雙手拇指按鍵發簡訊也很迅速,其實這個手機在那會兒算是另類的存在,因為大家都用的是九鍵輸入法,雙手操作的全鍵盤手機反倒是不多。
我記憶中,手機簡訊也是從2000年以後才開始逐漸被大家接受使用的。相比4~6毛錢一分鐘的雙向收費的手機話費,短信1毛錢,接收方免費,還沒有漫遊費,自然受到人們尤其是學生的喜愛。
那個東北女孩子,喜歡拿著自己的3310給朋友發簡訊。
如今還記得有那麼個場景,那時候冬天,辦公室里雖有供暖,但也不是很暖和,她經常把大衣帽子扣在頭上雙手插兜保暖。冬天嘛,都不愛動換,她也低著頭,一會兒,滴滴簡訊聲響起,她從兜里拿出手機,看了一眼後,就把手機揣入兜里,盲打發起簡訊來。
這也是實體鍵盤及九鍵的好處,當年我也是一手扶著方向盤,另一手盲打發簡訊,雙眼看著路況。(並非炫耀,現在的觸控手機你離開螢幕試試,當然開車就是開車不要幹別的)
如今在智慧手機觸控屏操作下,侄子看我用九鍵輸入法很不習慣,他的全鍵盤輸入法玩得溜溜的,卻無法使用九鍵,說是經常輸入錯誤總是落了字母少按了按鍵。這就能明顯區分有沒有用過實體鍵盤的這一代人。
簡訊的火熱也使傳呼機徹底終結。自己就可以打文字發送給對方,還需要再打電話找人幫你打字發送嗎?
這就像智慧手機崛起以後,網路簡訊和微信也把一毛錢一條的簡訊幹掉了。雖然沒有消亡,但你我一年也不會發簡訊了吧?
見到的第一款彩屏手機是一位同事用的三星SGH-T100,那4096色的螢幕,跟nokia單色屏比起來絢麗多了。
慢慢地手機開始進入智能時代,哥哥跟我聊起了NOKIA的塞班S60系統,並說到了諾記推出的首款遊戲手機N-GAGE。
當時在7650上首次配備了S60系統,但,當時的7650多少錢?基本得有4、5000起吧?這還是20年前。
哥哥說,這麼一對比,N-GAGE應算是市場上最便宜的搭載S60系統的智能手機了。
某天哥哥約我下班去西直門南小街的手機一條街看看。如今這條街已經沒有當年買賣手機的輝煌了。
找到一個小鋪,老闆是個大姐,說明來意後,拿出了這台傳說中的遊戲手機。經過一陣砍價后,最終以一千五六的樣子成交,配件箱說全齊,並很大方的又送了一塊兒別的手機上的拆機原裝電池。
哥哥讓我先拿回去研究一下,我就開始上網學習各種S60系統的知識。
首先要解決的是,這款手機沒有在中文市場發售,所以手機內置沒有中文。
好在有了九方輸入法,這是一款香港九方科技開發的輸入法,亦稱Q9輸入法。安裝好它就給手機安裝了中文字庫。
但手機的固定位置還是英文的,比如“MENU、CONTACTS等”只能在簡訊內容,或者軟體里顯示中文。不過這樣已經很好了,最起碼可以發中文簡訊了。
前幾天跟哥哥聊天,他還說到這個輸入法的筆劃輸入挺好用的,三鍵即出字,但重碼太多,所以候選字也會翻上好幾頁才能選中。因為我不用筆劃,所以不清楚,但看了介紹說這款輸入法很容易掌握,所以香港的小學生都是先學習掌握這個輸入法后再學習倉頡輸入法的。
哥哥提到因為這款輸入法是收費的,所以安裝到手機上使用只有幾天或者七天的試用期,到期就需要付費,要不就得重啟手機,再次重新運行試用版。說到這個我還真忘了,因為那會兒手機電池可以支援一周左右,如果電量不夠可以替換另一塊電池,並且那會兒我也有把手機設定成早晚自動開關機的習慣,所以我對這個輸入法竟然是收費一事都忘了。
經典的內置壁紙,首次開機應該就是這一張
當時把N-GAGE研究了一周,把它還給哥哥,我心裡就開始種草了,下個月,我也直奔西直門買下了這款手機。
在第一次用到了智能手機後,我開始大量的下載軟體,這時候手機附贈的記憶體卡完全不夠使,跟哥哥直奔中關村購買了256M的MMC卡(應該和現在的SD卡插槽是通用的,只不過因為讀寫速度慢而被淘汰了。當年在手機上格式化這個卡,用了得有幾分鐘,以至於後期買psp時2G的記憶棒格式化,我以為要等好長時間,誰知道只一兩秒就格好了。)
當時買的就是這個pqi的品牌,包裝一模一樣
有了(當時)大容量卡,在這台智慧手機上實現了多種功能,首先要提的是看書了。最早看電子書下載的txt格式的書籍是不能直接觀看的,打開都是亂碼,必須將編碼改為utf8保存才可以正常顯示中文。
自此上下班或閒暇的碎片時間,閱讀了大量好的爛的電子書。
後來也用了掌上書院這個軟體,它所支援的一種格式是UMD格式,(並非PSP的格式,只是同名罷了)這個軟體很有現在電子書APP的風格,有在線書庫等功能。
用這個軟體看的印象最深的恐怖小說是 《親歷死亡》三部曲,雖然是網文,但作者“騎豬逛超市”(您聽這筆名就另類)筆下所營造的中式恐怖氣氛相當到位。
在那個時候,手機充一次電可以用一周是現在的朋友們不敢想像的,這一周不是待機,而是要時常亮屏使用。
那時候跟朋友們說,如果換下一部手機,別的功能都無所謂,只要能看書就行。(不是多愛學習,是當時真的沒有其他消遣方法可以打發碎片時間)
在當時,手持MP4還未普及,在手機上觀看視頻是不能想像的,但在智慧機上,有一款SMART MOVIE軟體的出現,使得這個願望得以實現。
用這個軟體的PC端壓制成手機軟體可以識別的格式後,在手機上既可以觀看流暢的視頻。當時第一個壓制的視頻是SHE的《superstar》在手機上播放時震驚了我的雙眼。更重要的是當時壓制視頻的速度並不慢,比起後來PSP的壓制視頻來說,可算是神速了。
我壓制了《我愛我家》的視頻,在公交車上,拿出手機,看著歡樂的《我愛我家》,時不時樂出聲來,發現全車上的人大多數都看著窗外木訥的表情,我內心有些小小的驕傲,那種我有你沒有的狹隘心情再一次得到了滿足。
自打用了N-GAGE看書,就很少聽歌了,所以該平臺的音樂播放機,倒是沒什麼印象了。
說兩個自己當時覺得很有意思的軟體,一個是“貝多雷達”,它會用GPS定位你的所在地,然後你可以在軟體的地圖上發感想、交友、貌似還可以照片等,算是當時少有的依據真實地理位置交友互動的交流軟體。
多年後PSV上有個“near”的功能,就是可以看到有哪個PSV玩友來過此地,玩過哪個遊戲等。那時候覺得很魔幻,經常到某地就會拿出PSV來看看有沒有玩家在此地出現。現在想想早在20年前國內手機軟體就有實現類似的功能了。
另一個是離線的電子地圖軟體,名稱我已經忘了,安裝好後,你可以下載某個城市的地圖,然後你搜索某個地名,軟體就會自己放大地圖然後有軌跡的方式呈現出你要去的地方,在當時看到這種展現方式感覺很科幻。
在還沒有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的時候,有一次跟朋友去廣州,我下載了廣州地圖板塊,在兩眼一抹黑兒的廣州,全靠我這個軟體幫忙指引了好多要去的地方。
後來,為了推廣GPRS的上網功能,中國移動推出了10元包月無限流量的活動,那會兒經常等到月中,5元包下半個月試用。聽著很棒是吧?但是,我要告訴你是2G速率……
移動那會兒宣傳上網叫mo一下,聯通的宣傳是wo一下。讓我一下子想到了馬里奧與瓦里奧。(唉,貌似好多年沒有瓦里奧的正統續作了)
也由此誕生了很多移動網站,比如空中網、拇指網等。
想想現在都在刷抖音看視頻或者手機資訊,對比一下當年用2G網路瀏覽資訊、看小說、看圖片等等,不同時代所提供的媒體方式,本質上都是填充碎片時間,沒有高低一說。
開通了GPRS包月的那段時間,我也在手機上安裝了手機QQ, 跟一位很新潮很時尚的北京女同事炫耀,我的QQ可以24小時在線了,你可以隨時找到我。(現在雖然大家可以24小時在線手機QQ,但也不再使QQ了……)
Nokia的手機,好多型號都很容易換外殼,你可以在手機市場上買到個性的手機殼,哪裡像現在的手機,連電池都換不了。
N-GAGE的原裝機,後蓋就有綠色的,灰色的,也有面板純黑的。還有很多第三方出的其他彩殼。
我那會兒,就在市場上買到了透明的外殼與水晶的按鍵。安裝好後,尤其是在晚上,透明的手機,按鍵如彩燈一般相當奪目。(完全把土星的骷髏機理念繼承到了手機上)
再說個改動,當時下載了一款軟體,可能是可以調動主機板底層的指令,可以讓手機的螢幕亮度調到最低甚至關閉,那會兒我會在白天關閉手機鍵盤燈和螢幕燈,螢幕完全不影響使用以此大大延長了手機續航時間。(其實也沒必要,本來就是一周的續航)
用過那會兒手機的人知道,手機鎖屏下,背光關閉,但螢幕還是會顯示時間,沒有光也可以看得見。
那會兒還有個軟體,可以防止丟失。安裝好後,會隱藏起來,如果手機丟失,某人撿到打開手機插上自己的卡,就會自己發送簡訊到你之前設定的手機號上,有了這個發送簡訊的手機號,你就可以找敬茶叔叔抱井處理了。
因為是智能手機,所以經常的修改手機軟體、系統,終於再一次誤刪了某系統中的字庫檔后,變得不能開機了。
由於是水貨,沒法找Nokia售後處理,在朋友的幫忙下去了玉泉營的手機市場,那個寒冷的冬天和母親一起坐著公交車去的,凍得我渾身都疼。
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Nokia拆開電池後的主機主機板上有幾個觸點,現場的維修師傅,拿了幾個跟電池一樣的黑色方塊去試哪個方塊可以和我的手機匹配,方塊上連接著USB線可直連電腦,師傅用刷機程式重新刷一遍機子,就恢復了。類似刷bios或給電腦重新裝系統。
圖中紅框的位置就是觸點刷機的地方
我心中不由得在想,我要是有這套設備,其實自己在家就可以刷機。就不用到外面花錢刷機了。當然這套設備價格應不菲。
說了這麼多,卻沒有說手機的遊戲功能,當年購買手機時,會隨機贈送一盤原裝遊戲卡,我的是《東尼滑板》,哥哥的也是。
該卡帶很有現在遊戲掌機卡帶的意思,但實際外觀規格就和mmc卡是一致的。
我想當時,大部分人有的原版遊戲都是隨機附贈的遊戲卡帶吧?因為網上可以下載所有破解的數位遊戲資源。
N-GAGE的螢幕是4096色,比後期6萬多色的6600差了好多,但Nokia應該還是做了些優化,使得螢幕的顏色並不單調。
有朋友使的是俗稱肥六的6600,也可以玩這些破解的N-GAGE遊戲,但它的導航鍵是個搖桿,自然無法跟N-GAGE的方向鍵比了。
當年在N-GAGE上有很多有名的遊戲,比如《使命召喚》、《刺蝟sonic》、《分裂細胞》、《科林麥考琳賽車》
當時給我的震撼是,可以運行《古墓麗影》在這個小螢幕上,我看到了基本和土星上一樣的畫面!當然,經歷了土星的畫面和遊戲難度都不友好的那一代,我也沒有把手機這款通關。
有款同出自土星的遊戲《魔法草蜢》,再一次讓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偉大。
《格鬥之王》是我覺得移植的很不錯的作品,時常會打開玩一玩。
有一款3D版的《貪吃蛇》讓我眼前一亮,畫面所有元素都以3D線條表現,就連蛇失敗灰飛煙滅都是3D體現,這款遊戲我玩了好久好久。
還有一款3D版的《上海麻將》就是那種消消樂遊戲,需要調節視角才能看到相同牌碼對對碰消除。也是一款劃時代進化的作品。
類似這個畫面,太早的遊戲實在不好找。
其實我現在對此手機原生遊戲沒什麼太大印象了,卻對上面的兩款模擬器印象深刻。
一款fc、一款gbc的模擬器。
在那個年代,可以在手機上玩小時候電視上玩的紅白機遊戲,感歎科技強大到將大螢幕搬到股掌之間。
gbc模擬器玩得最多的是鑽地小子,這款操作簡單,遊玩難度不低的遊戲,我時常會打開玩上一會兒。
由於是S60V1系統,所以我在此平臺只安裝了這兩款模擬器,只能說可運行,偶爾也會有丟幀的情況出現,但只要能玩就行了。
再說一說N-GAGE的缺點,以遊戲為賣點的手機,換遊戲卻要關機 拆殼拆電池換卡 這一點上破解版倒方便了 不用換卡。
接電話的手持方式很另類,聽筒放到了手機的背脊上,很像是鯨魚的鼻孔位置。所以網上好多人吐槽此設計,拍了大量惡搞照片。
N-GAGE沒有攝像頭,不具備攝影攝像功能,算是一種遺憾,當然那個年代的手機攝影圖元低,照片粗糙,沒有也無所謂。
從上到下分別為 miniusb 充電口 麥克風收音口
miniusb的介面可以直連電腦,但並不能充電,只是數據口,相當費電。記得帶藍牙功能,但那會兒的速率,不用也罷。
後來號稱優化的手機QD發售了 表妹買了一台,但這款手機我卻不太喜歡 雖然被詬病換卡需要關機的腦殘設定被優化成熱插拔,被吐槽的聽筒,也被優化到了正常位置。
但螢幕的顏色顯示總感覺有些發黃。
相比前一代,QD把收音機閹割掉,立體聲變成了單聲道。
其實我倒是覺得新版的策略挺好,優化了大家吐槽的設計,但同時也閹割了一些功能,這樣對早買首款手機的客戶是一種心理安慰。
這款我最喜歡的手機,再用到第三年的某一天,我在用電腦上網時,突然聽到手機喇叭咔啦一聲,就死機了,再重啟手機後,手機卻按什麼都進不了系統了。
拿到外面維修,被告知應是主機板上的一個元件壞了,沒法修復,自此陪伴了我 日日夜夜,給我無聊的日常帶來歡樂的手機再也無法開啟了。
換的下部手機N70也是在第三年的時候,壞掉了,屏幕無法正常顯示。由此我自己給諾記手機起了三年機的稱號。
我那時也一直關注著N-GAGE的2代,那會兒在網上傳了沸沸揚揚的2代效果圖,讓我覺得很滿意。但那只是傳聞罷了。
後來也不知道是媒體灌的還是諾記真的這麼設定的,把N81還是N96(也可能是別的型號),當做2代來炒作,我一看很失望,這真的不是我要的N-GAGE2代。
當然,最後,諾記在GBA和智慧手機的圍剿下,連手機業務都丟掉了,一個手機帝國就這樣沒有了。
說唏噓吧,那個百花齊放的手機造型,和現在千篇一律的玻璃屏。那個各手機主攻不一樣功能的各種型號,和現在所有手機都是大而全基本都一樣功能的現狀。是否會有新的革新顛覆現在沒有新意的手機現狀呢?
嗨,別說廠商了,那個喊著下部手機只要有電子書功能的人,如今的手機可以大屏看彩色書籍,不用轉換編碼,資源多到一輩子看不完,卻再也看不進去書了……
當年,手機可以拆卸電池,並且續航一周的情況下,商家還會附送一塊原裝電池,再到現在電池不可拆卸,續航僅一個白天,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
後記
之所以寫這一篇回憶文,是因為經歷了有實體鍵盤,那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手機時代。雖然那會兒的2G網路沒有現在發達,但帶給我的體驗卻是美好的。現在雖然網路發達,看視頻一秒不如意,就劃過去,無形當中讓自己的心無法靜下來,所帶來的浮躁看什麼都覺得慢……
視頻的一目了然,讓人們不愛看長篇的文字。說來奇怪,看手機時,如果是視頻的,如果超過1分多鍾我就不想看了,如果是圖片文字的倒很願意讀下去。不是說我自己有多愛閱讀,也許我是2G時代過來的人,習慣了文字圖片的閱讀方式,怎麼看,看哪塊兒大致可以一目了然,看多長時間我可以掌控,而視頻雖然可以拖動進度條,但我總怕錯過想看的精彩吧?
我本身就是個反應慢,思考慢的人,也許跟不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當然我也因為輕微快的理念,變得浮躁。但我還是很懷念很享受那個2G時代所帶來的慢節奏慢體會的多媒體時光,因為那時是享受咀嚼多媒體帶來的味道,而現在,也許只是充饑吧?
長達近7000字的長文,如果你能看到現在,說明也許你也認同我所說的吧?感謝聽我的囉里囉嗦,如果有共鳴,咱們下一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