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能源車越來越火,可續航焦慮這個難題,還是讓好多人糾結。今天咱就掰開了、揉碎了,嘮嘮混動、增程、純電這三種車在里程和充電方面的表現,看看誰才是你的“夢中情車”。
混動:油電雙保險,日常長途都能扛
混動車型,就是把發動機和電動機湊一塊,既能燒油又能用純電。里程方面,就拿比亞迪秦 PLUS DM - i來說,滿油滿電綜合續航能超過1200公里。平時在市區上下班,純電續航120公里,基本能滿足一周通勤,完全可以當純電車開,省錢又安靜;要是週末想和朋友去周邊城市玩,加滿油,一路暢行無阻,不用擔心電量告急。
充電也挺方便。如果家裡有充電樁,晚上睡覺前插上,第二天早上滿電出發;要是沒條件裝充電樁也沒事,沒電了直接加油,和開燃油車沒啥兩樣,妥妥的“雙保險”,日常通勤和長途旅行都能輕鬆拿捏。
增程:發電“小助手”,告別里程恐慌
增程車主要靠電機幹活,發動機就像個移動的“發電站”。像問界M5增程版,純電續航能有200公里左右,日常市區代步,一周充個一兩次電就行。要是出遠門,發動機就開始發電,給電機“續能”,綜合續航能達到1100公里左右,讓你告別里程焦慮。
充電方面,雖然也得找充電樁,但即便找不到,只要有加油站,就能繼續跑。所以增程車對於那些偶爾要跑長途,又想體驗電車駕駛感的朋友來說,簡直太友好了。
純電:環保先鋒,但得提前規劃“充電地圖”
純電車那可是環保界的“扛把子”,零排放,開起來還安靜。續航方面,現在很多車型都能達到500公里以上,像小鵬P7超長續航版,續航能到706公里,在城市裡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電基本夠了。
不過,純電車的充電便利性就有點“拖後腿”了。就算是快充,從30%充到80%也得大半個小時。而且充電樁分佈還不夠密集,要是在偏遠地區或者高速上,萬一沒電了,找充電樁可就費勁了。所以開純電車出遠門,得提前規劃好充電路線,時刻關注電量。
這三種新能源車各有優缺點。混動適合既想體驗新能源的好處,又擔心續航的朋友;增程對於經常有長途出行需求的人很合適;純電更適合日常通勤距離短,且充電條件方便的使用者。到底誰更香,還是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